「別夸孩子聰明有天賦!」心理學家的建議,家長要聽一聽

Wendy媽 2023/03/02 檢舉 我要評論

01

卡羅爾·德維克是一個心理學家,他寫了《終身成長》這本書,在這本書里面明確地指出對孩子來說 夸獎和肯定標簽是非常危險的

《終身成長》這本書里面寫到一個針對了幾百名學生的研究,開始給這些學生十道非常難的智商測試題,大多數完成的不錯。

于是研究者們對一部分學生的能力進行了夸獎: 你做對了8道題,這個成績非常棒,你在這方面非常聰明!

對這一部分學生主要是 夸獎他有天賦,他非常的聰明。

但是對另外一部分的學生研究者卻 表揚他的努力:你做對了8道題,你一定非常努力。

兩組人的起點其實是一樣的,但是對第1組進行夸獎之后,卻發現這些學生陷入了 固定型思維模式。

當在讓他們做比這些更難一點的題時,他們退卻了,因為他擔心做不出這些題,他聰明的標簽會被質疑!

相反那些被 稱贊努力的學生卻很樂于去挑戰,因為他們被夸獎努力,所以他們愿意更努力。

而被夸獎聰明的學生在接觸新的難題之后完成得都不太好。

所以 卡羅爾·德維克建議家長們千萬不要夸孩子聰明!

02

看到這里可能很多家長都中招了,孩子做每件事做得好的話,就會夸孩子 「做得真好,你真聰明」。

比如說孩子考試成績還不錯,就會說: 你考了這分數真不錯,你真厲害!

但是這些 泛泛而談的夸獎卻容易讓孩子形成固定型的思維,他覺得我之所以考得這麼好,是因為我聰明!

但下一次考試難度很大,他發現自己不會做之后,他可能就會想通過撒謊或者是其他的方式,來避免「 自己很聰明」這個標簽被揭開。

比如回去欺騙自己的父母,這次考試成績我肚子疼或者某些原因,所以沒發揮好。

經常夸孩子聰明有天賦,容易導致孩子出現三種錯誤認知

第1種:依賴外部形象

父母的夸獎之于孩子,就像 菠菜之于大力水手,父母不夸獎,孩子就沒有動力,就像大力水手沒有吃菠菜就沒有力氣一樣。

所以孩子所有的動作都依賴于夸獎,這會讓孩子沒有 主觀能動性

第2種:形成固定化思維

其實就是給孩子貼上了「聰明」的標簽,這個標簽孩子不愿意貼上了,慢慢的孩子發現自己有很多不會做的事情,他就會下意識的為自己去 辯解

我這麼聰明都不會做,肯定是因為 題目超綱了,而不愿意去解決困難,解決問題。

第3種:永遠沒有價值感

比如考試得100分我才是個好孩子,如果沒有得100分沒有得到父母的夸獎,那我就不是一個好孩子,孩子 必須依賴于外界評價來存在。

當然我們也不能對于孩子的進步努力和態度 無動于衷,這樣會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

或者總是看到孩子負面的東西總是批評孩子,這樣對于孩子來說也是一種 滅頂之災

作為父母還是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多正確的夸獎孩子,讓孩子擁有 成長型的思維,才能讓孩子更有勇氣去面對未來的困難。

著名的教育專家,幼兒教育指導師唐雯在她的新書《情商這門課,只能父母教》里面提到 「三夸」公式,非常的推薦家長們使用。

怎麼夸孩子才能讓孩子更有動力?「三夸」公式學起來

第一:夸孩子的態度

孩子寫作業很慢,但是他堅持到12點也寫完了,可以夸獎孩子認真對待老師布置的作業, 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務。

第二:夸獎孩子的努力

媽媽看到你數學、英語、語文每一項作業都非常認真,非常努力的想要消滅它,媽媽 看到你的努力和執著。

第三:夸獎孩子的進步

昨天你寫作業寫到了23點,今天只寫到了25:50,我們進步了10分鐘,真為你驕傲。

夸孩子不能張口出來聰明真棒,而是要夸孩子的態度,夸孩子的努力,夸孩子的進步,這樣才能做到正確的夸獎孩子。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