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家長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深遠。
孩子小的時候,大部分父母覺得孩子什麼也不懂,自己做什麼都無所謂。
孩子的有些習慣,一旦養成便不好改了
當孩子大的時候,有的父母開始注意言行了,卻發現自己有些習慣特別難改。習慣一旦養成了,想改掉卻不那麼容易了。
如果在爸爸和媽媽中間,選一個對孩子影響更大的,那肯定是媽媽。
老話說得好:孩子見到媽,沒事也要哭三聲。 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決定了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所以媽媽在生活中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情商高的媽媽,會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孩子。情商低的媽媽,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制造不必要的阻力。
媽媽的情商體現在哪里,主要是在說話上。會說話的媽媽,和不會說話的媽媽,孩子的成長軌跡是完全不同。
孩子的行為,是對父母行為的折射
鄰居家有一個名叫圓圓的小孩,長得圓滾滾非常的討喜。但是沒有小朋友愿意和他玩。
是因為圓圓媽媽每次在圓圓受「委屈」的時候, 都會到對方的家里,不問緣由地大吵大鬧。
圓圓媽媽回家之后還要對圓圓進行言語上的打擊。這就導致圓圓在外完全不合群。他的媽媽并不覺得這是一個嚴重的事情。
最近在園區中看到圓圓,圓圓總是帶著渴望,注視著一群小伙伴,他只能站在旁邊看。
而和圓圓同齡的沐沐,卻是一個快樂的孩子。他在外面總是能找到一群小伙伴一起玩耍,他的媽媽永遠是在鼓勵他、支持他。
和小伙伴鬧矛盾的時候,沐沐的媽媽第一時間是確認原有, 孩子錯了第一時間帶孩子道歉。
沐沐媽媽總是微笑著注視著沐沐的一舉一動。她和沐沐說的話并不高深,卻溫柔無比,沐沐每次都能認認真真地聽真真地聽完媽媽的話。
圓圓和沐沐這兩個孩子,是鮮明的對比,孩子的區別不是孩子自己造成的,而是家長制造的。
很多年以后,在誰也不能預測的未來,無論何種境地,也許沐沐總是能比圓圓更加的快樂。
誰也不能成為完美的媽媽,但是聰明的媽媽一定會說這四句話
因為「媽媽」這個稱呼,讓很多女性承受了更多的壓力。
每個女孩在成為媽媽之前,都不知道自己會是什麼樣的媽媽, 但是每個女孩可能會在某個時間憧憬過自己會成為什麼樣的媽媽。
現實中誰都不可能成為完美媽媽,但是這四句話一定要和孩子說:
01寶寶,準備好了嗎?很多媽媽在育兒的過程中,總是會將自己的視角代入到孩子的視角中,卻忽視了小孩子的世界,其實和大人想象得不一樣。
孩子成長不可能完美貼合標準公式,媽媽們不要總是催促孩子做這做那,這樣只會讓他緊張焦慮。
對寶寶有一點兒耐心,如果孩子做事磨蹭拖拉,你可以和他說「寶寶,你準備好了嗎?」
這看似簡單的一句話,里面有你對孩子的尊重, 也給了他一定的緩沖時間,讓孩子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
02寶寶,和媽媽一起做好不好?很多媽媽在陪孩子的過程,其實不能算是真正的「陪」。
將孩子放在玩具中,自己低頭看手機、刷視訊,當孩子向媽媽尋求幫助的時候,有些媽媽從來沒有真正地去看一看、想一想孩子怎麼了,只會敷衍了事。
孩子對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感興趣,扼殺他興趣的往往是大人的所作所為。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在做事情的時候,只要不涉及危險, 可以邀請孩子一起,對孩子說「寶寶,我們一起試一試」,孩子會有參與感,孩子會越來越大膽。
寶寶,需要媽媽的幫助嗎?媽媽不要做「包辦式」的媽媽。
不要對孩子的大事小情大包大攬,孩子做自己事情的時候,不要打擾,或者直接上手幫忙。而是要征詢孩子的意見。
對孩子說「寶寶,需要媽媽的幫助嗎?」,孩子會根據當下的情況,做自我判斷。如果孩子不需要幫助,拒絕你也不要傷心。
家長學會放手和尊重,讓孩子學會獨立, 是每個媽媽都必須經歷的階段。
03寶寶,沒關系!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不要一味地責備和指責孩子,要學會原諒。
只要孩子不做違反道德、違法的事情,不做危險的事情,就可以適當地放手。對孩子說「寶寶,沒關系!」安撫孩子情緒。
結束語:
孩子的世界很小,小到只能裝下這個家。 孩子的世界又很大,大到他無時無刻在探索世界。
媽媽應該是孩子最堅定的后盾,讓孩子在探索的世界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