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肉的營養價值很高,但有5種魚不適合給孩子吃,會影響孩子健康

Wendy媽 2022/06/17 檢舉 我要評論

很多家長都知道,大多數魚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其他營養,且含有的油脂量并不多,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益的食物。但是,并不是說所有的魚都適合孩子吃。

童女士下班的時候,剛好看到有家店在打折銷售生魚片,而童女士發現價格非常的合適,魚肉的營養價值又高,于是就買了一些回家給孩子吃。

本來,看到孩子吃得很開心,童女士也是十分的欣慰。但是,吃過飯沒多久,孩子卻突然感覺肚子疼,于是童女士就趕緊帶著孩子來到了醫院,不過還沒等到就診,孩子就蹲廁所里面出不來了。

后來,經過化驗診斷,醫生發現孩子是吃了不衛生的東西導致的,童女士就聯想到晚上吃飯的時候,孩子吃了生魚片,就將孩子吃生魚片的事情告訴了醫生,經過判斷,孩子確實是因為吃生魚片導致的拉肚子。

之后,醫生告訴童女士,孩子腸胃嬌嫩,并不建議讓孩子吃生魚片這類的食物。當然,不止生魚片, 有五種魚都是不適合孩子吃的。

這五種魚已被列入「黑名單」,別再給孩子吃了,會影響孩子健康

醫生表示,魚類的營養價值較高,對于孩子的身體發育確實有益,但在吃魚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正確選擇魚的種類、質量、飲食方式等。

如果錯誤地吃魚,那麼很可能會再次出現健康問題。就比如下面這幾種魚,就不能夠給孩子吃。

●生食魚

擁有生吃魚這種餐飲方式的地區,其實在我國本是比較少的,只不過由于文化的原因,生魚片這種生食魚方式逐漸地在國內流傳開來,一些人也愛上了生魚片。

確實,生魚片的營養保留性好,口感和味道也不錯,稱之為美味也不為過。

但是,生魚片這種東西,畢竟是生肉類,它對于人們的消化系統是有一定要求的,孩子的腸胃嬌嫩,消化能力有限,吃生魚片的話,很可能會出現一些腸胃不適等問題。

除此之外,生魚片的處理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是生食,所以對于衛生處理的要求很高,如果處理不好,就可能會讓生魚片帶有大量的污染物,孩子吃了之后絕對會拉肚子。

另外, 有些魚類處理得不恰當,還可能會有寄生蟲等附著,而孩子吃了之后,就很可能感染寄生蟲,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

●腌制魚

腌制魚有很多種,但是其共同特點就是「咸」,因為想要讓腌制魚不變質,那麼就必須加鹽才行。

而鹽分也是提升腌制魚口味的一個重要調味料,大部分的腌制魚其實都口感不錯,很香很好吃,但是它卻 并不適合孩子吃,主要是因為這幾個原因:

①腌制魚中含有大量的鹽分,而孩子攝入大量鹽分的話,會產生一些健康問題。

尤其是小寶寶,更是不能夠接觸腌制魚,否則的話很 可能會出現高血鈉癥,危及寶寶的健康安全。

②魚類經過長期的腌制,其實本身的營養已經發生了損耗,營養方面已經不如鮮魚了,有些時候腌制不當,還有可能會在 腌制過程中產生一些毒素,孩子吃了不利于健康。

③腌制魚本身的氣味會吸引很多蚊蟲的喜歡,如果保存不當,很可能會導致一些蚊蟲在腌制魚上產卵、舔舐,從而造成 污染,孩子吃了之后就可能會出現健康問題。

●冰凍魚

吃魚還是吃新鮮的魚好,凍魚本身的 營養價值已經大大降低了,因為隨著冰凍時間的變長,營養流失也就越來越嚴重。

另外,凍魚的質量很值得懷疑,因為有時候凍魚是經過反復冰凍與解凍的,這個過程中凍魚就可能會滋生很多的細菌,孩子吃了之后就可能會拉肚子。

●異味魚

正常的魚有一種魚腥味,但如果發現魚已經 出現了一些奇怪的臭味,那麼就最好不要吃了,因為這時候魚大幾率已經臭了,也就是說它已經開始變質了,本質上這些魚已經屬于「腐肉」了,里面會含有大量的細菌,對于孩子的健康自然是不利的。

另外,有些魚類看似剛被宰殺就有異味,很可能是這條魚的生活環境遭受了污染,導致魚類身上出現異味,這些魚雖說新鮮,但是也不能夠吃了,因為它本身就是「毒藥」。

●低質魚

在買魚的時候,如果說發現 魚的眼睛已經發生了凹陷,并且魚的腮部已經變灰等,那麼就不要買了,因為這樣的魚已經不新鮮了。

另外,有很多水產市場的 處理品、仰泳魚等,也不要買,因為這些魚的質量已經開始下降了,吃了對孩子也不好。

在給孩子吃魚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鮮活的魚,并且, 除了注意魚的新鮮程度,還有一些問題也要注意:

建議采用清淡、健康的烹飪方式,避免油炸等烹飪方式,這樣既能夠最大限度地保留營養,又能夠減少對孩子的消化系統的刺激。 不要給孩子選擇魚刺多的魚類,孩子安全意識不強,很可能會造成卡喉事件。 給孩子吃海魚時要注意,其中有些魚類含汞很高,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比如說金槍魚、劍魚等。

寫在最后

孩子吃魚是好事,但是一定要以正確的方式挑選魚類,并且以恰當的方式進行烹飪,這樣才能夠讓孩子享受到魚類的好處,才有助于孩子的發育成長。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