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問:「媽媽,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你會怎麼回答呢?
大部分的父母可能會說:「只要你乖乖的,爸爸媽媽就會愛你」。
這樣的回答,看似完美,實際上附加了條件,前提是孩子需要乖巧聽話。很可能會讓孩子誤以為:「如果我不乖,爸爸媽媽是不是就不愛我了?」。
在《媽媽,你會永遠愛我嗎》這本繪本里,給出了一個很好的答案:
從你出生那一刻起,媽媽就愛上你了,甚至比那還要早。你看得見我的愛時,我愛你;你看不到我的愛時,我也愛你。你模仿我時,我愛你;你做自己時,我也愛你。你帥氣健康時,我愛你;你生病變丑時,我也愛你。你像個大人走路時,我愛你;你不想走騎在我肩上時,我也愛你……
在這本書里,媽媽舉了很多例子,告訴孩子無論何時何地,媽媽都是愛你的,媽媽對你的愛是無條件的。這樣的回答,會讓孩子感受到媽媽滿滿的愛。
感受到愛的孩子,會更加的自信,情緒更穩定,也更有勇氣去面對困難和挫折。所以正確地對孩子表達愛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讓孩子感受到愛呢?
一、對孩子表達愛
你有多久沒有對孩子說:「寶貝,我愛你了?」
愛是需要表達的,特別是對于年幼的孩子,他們是通過行動和語言,來感受外界的愛。
如果孩子犯了錯,或是家長沒有順從他的意愿,他就會懷疑爸爸媽媽對他的愛。
所以無論是孩子乖巧懂事,還是犯錯、胡鬧的時候,父母都要毫不吝嗇地表達你的愛。
只有聽到并感受到父母的愛,孩子才有更多的勇氣面對生活中的「暴風驟雨」。
二、陪孩子讀書
你有多久沒有陪孩子看一本書了呢?
如果很久沒有看了,或是從來沒有一起看過,不如陪著孩子安靜地看一會書吧。
孩子依偎在你身旁,一起看一本書,一起感受文字的魅力,一起體會書中的酸甜苦辣,一起探討其中的人生百態。
當你把全部的注意力都給他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孩子也可以這麼乖巧。而孩子也能從你的陪伴中,感受到你對他的重視和滿滿的愛。
三、一起做游戲
不管是搭一次樂高,玩一次桌游,還是捉一次迷藏,都是和孩子一起做游戲很好的方式。
在游戲里,父母不再是家長,孩子不再是孩子,你們化身為玩伴,在游戲的世界里,盡情地撒歡。
沒有陪孩子一起做過游戲的家長,不足以談愛孩子。
因為游戲帶給孩子的快樂是無窮無盡的,他會在家長陪他玩了第一次后,期待無數次的下一次。
在游戲的世界里,沒有批評,沒有比較,沒有學習,只有無限的探索和快樂。
四、培養一項運動
長期堅持運動的人,情緒會更穩定,所以不妨培養一項你和孩子都喜歡的運動吧!
不管是飯后在小區里散步,還是打羽毛球、乒乓球,亦或是參加游泳項目,都是不錯的選擇。
一起運動的日子,一起揮汗如雨的時光,將會成為孩子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這些難忘的經歷,足以支撐他捱過每一個看不到光的日子。
樊登說:「被父母無條件愛的孩子,生命力更強」。
是啊!被父母無條件愛的孩子,情緒穩定,自信滿滿,有勇氣面對人生中的挫折。
而沒有被父母無條件愛的孩子,內心脆弱,患得患失,生活中的一點點」風吹草動「就足以擾亂他的內心。
無條件愛孩子,就是學會對孩子表達愛,陪孩子做那些不重要但意義非凡的小事。在一言一行中,讓孩子體會到父母滿滿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