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孩子別只會說「真棒」,這2點表揚孩子的方式,家長好好學習

Wendy媽 2022/11/13 檢舉 我要評論

近些年來新掀起的「夸獎式教育」,是大多數父母所跟從的教育理念。可是在父母們的教育的路上遇到的問題一個個接踵而至,更多的父母習慣性地誤以為「夸獎=鼓勵」,以借「夸獎」的名義來鼓勵孩子,期以能激發孩子的斗志。但事實卻并非如此簡單:

A:敷衍」類的夸獎,引起的是浮想聯翩

我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自己被別人夸說「那就好好努力」時,自己的心情并沒有感覺到喜悅,內心深處浮現是對方認為自己「笨,智商不夠努力來湊」,而當別人夸你「真可愛」時,就覺得是自己「不漂亮」,快你「真是個好人」,就覺得是在說自己「老實好欺負……等等」。

所以發現了嗎,大多數人都心理對于別人的「敷衍式夸獎」時,被夸獎者的內心是很敏感的,而聯想背后大多數都是一些質疑對方是否真心。

同樣,不要以為孩子年紀小,沒有什麼小心思,其實孩子內心也亦如此,面對父母的敷衍夸獎時,他們既得到的不是肯定也不是鼓勵,很多的是質疑父母對自己的「愛」,是不是父母在否定自己,或者是不在乎自己,帶來的后果就是孩子變得自我懷疑,自信心、自尊心接連受挫。

因此,兒童心理學教育家們是建議,拒絕空洞式或敷衍式夸獎,應該講夸獎具體化。

B:總是得到夸獎的「天賦孩子」,未來的可能性將被反「扼殺」

這是斯坦福大學某著名心理學家研究過的一個實驗課題,發現那些總是被夸獎「聰明」的小朋友,在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更容易出現放棄的念頭。

專家具體分析:因為一直以來的被「聰明」沖昏了頭腦,孩子腦子里的自我暗示就是「天賦異稟」的自己,努力與自己變得毫不相關,從來都是輕而易舉就能達到別人預期的目標,而大大忽略了努力的價值成長型思維被遏制在「搖籃」里,這樣的成長只會在浪費、消耗天賦,慢慢地成為了普通人,接受不了自己的平凡。

父母該如何夸出自己的「真心」,將「夸獎等同于鼓勵?

1、事實性表揚,拒絕人格上的夸獎。只有將夸獎落實到點到位,才能讓他們自信地覺得是自己在那里是優秀的,比如:寫字好看、家務做得好等,而非「好孩子」類。

2、注重的是表揚過程,拒絕只看結果。我們更多地應該關注孩子做事的過程,具體到孩子做事的過程,過程很完美,結局好壞都應該給予孩子肯定的贊揚。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