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情商」的孩子,從小就會有這4個表現,父母要早做糾正

Wendy媽 2022/05/27 檢舉 我要評論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或多或少,不乏一些「情商表現堪憂」的人,而在現代社會里,情商無疑與智商一樣重要。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曾提出: 「一個人的成功,智商的作用只占20%,情商的作用占80%。」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應該對情商教育足夠重視,尤其有些孩子的「低情商」,會從一言一行中表現出來,家長更要多上心。

孩子「低情商」,一般會有這4種表現

1.情緒化,經常發脾氣

孩子大腦發育不成熟,偶爾發脾氣、情緒化是一種正常表現,但如果我們發現孩子經常、持續性的發脾氣,就要多小心了,這其實是「情商低」的一種表現。

有的孩子之所以會經常發脾氣,是因為家長平時過于嬌慣,喜歡用哭鬧來表達不滿,達成某些目的,比如有時候父母不愿意買某樣東西,孩子就會用「撒潑打滾」來作為威脅。

這種情緒化的孩子,自控能力往往比較差,又因為父母的溺愛,得不到好的教育,即便是長大后,也會常常陷于情緒的泥淖,不懂得控制自身的情緒。

2.自私霸道

有些孩子不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公共場所,都習慣了「無法無天」,凡事從不為他人考慮,一切以自我為中心。

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往往會因為自私霸道而受到他人的排擠,就算自身智商很高,但由于情商的拖累,人際關系大多很差,很難取得太好的發展。

3.辱罵他人,不懂尊重

有些孩子不懂得尊重,也不懂得基本的禮貌,對家長、老師不具備最基本的禮儀,在與同齡人相處時,也以調侃、辱罵他人為樂,甚至以此為榮。

這種孩子常常看不到他人的優點,也意識不到自身的缺點,而且由于沒有正確的是非觀念,長大后會更容易走上歪路,說話尖酸的行為特點,也會容易給人留下壞印象,讓人覺得其情商很低。

4.喜歡推卸,沒有責任心

孩子們難免犯錯,但有些孩子在犯錯后,會選擇用謊言來掩飾自身的錯誤,把問題推卸到他人身上。

其實這種表現也是情商低的一種:沒有責任心。

如果一個人遇事,不去第一時間承擔責任解決問題,不彌補過失,而是去推卸責任,久而久之自然難以受到他人的信賴,大家也不愿意與之合作交往。

對于「低情商」孩子,家長該如何培養?

1.父母要注意培養自身的「高情商」

孩子的情商高低與否,與所處的家庭環境、家長的行為模式有很大關系。

如果家長本身情商就是「負數」,那麼可想而知孩子情商也高不到哪去。

我們在生活中,要注意自身的行為模式,尤其避免大發脾氣,潛移默化中,教給孩子做人的智慧,傳遞給他們積極生活的正能量,只有家長以身作則,孩子才能認識情緒,學會表達、管理情緒,提高情商。

2.教會孩子同理心

所謂同理心,就是指當他人遇到困難,情緒低落時,能夠理解尊重對方的感受,盡量提供幫助。

我們教育孩子時,可以讓孩子主動給他人提供幫助,并鼓勵孩子的行為,給予其一定獎勵,久而久之,孩子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自然會變得富有同理心,也更能體會他人的情感,情商得到提高。

3.引導孩子積極進行人際交往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孩子會進行更多的獨立思考,判斷他人情緒,學會分享、共情,語言表達能力也會得到更多鍛煉。

所以平時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積極進行人際交往,比如多和同齡人玩耍,鼓勵孩子與陌生人交談,多帶孩子外出「見世面」等等,都對提高孩子的情商很有幫助。

結語:

對孩子而言,情商與智商一樣重要,二者的教育都應該重視起來。

如果大家發現孩子有一些「情商低」的表現,千萬要注意引導,反省自身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問題,及時糾正。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