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3個「小毛病」,暗示智商高、頭腦活躍,家長別亂糾正

Wendy媽 2022/12/13 檢舉 我要評論

很多家長常常抱怨孩子「一身臭毛病」:愛拆家、不聽管教、小話癆,分分鐘把人氣得火冒三丈。

可生氣歸生氣,家長還是忍不住憂心忡忡:孩子問題這麼多,將來可怎麼辦才好。

但我們仔細想想,孩子就算不太好管教,但他真的一無是處嗎?

實際上,很多時候孩子的一些「小毛病」,其實是其「高智商」的外在表現,我們大可不必感到焦慮,只要正確引導,「壞事」也能變好事。

愛頂嘴的孩子智商更高

網上有一項「關于父母最討厭孩子什麼行為」的調查,75%的家長都選擇了頂嘴。

但育兒專家海藍卻認為,頂嘴的孩子更有優勢。

記得之前看過這樣一個視訊,孩子正在預習課文《曹沖稱象》,爸爸被懟得啞口無言。

爸爸:「曹沖稱象時才8歲,你也8歲,但你就像個傻子。

兒子:「不,曹沖稱象時是7歲。」

爸爸:「那你8歲還不如7歲的曹沖。」

兒子:「曹沖是曹操的兒子,我是學渣的兒子。」

思維縝密,句句在理,怪不得老父親不是兒子對手。

頂嘴看似簡單,但要把經歷見識遠勝于自己的成年人駁倒,對孩子來說并不是容易事。

德國有研究人員曾做實驗,把2-5歲孩子分為2組,第1組經常頂嘴,第2組從不反駁父母意見。

結果等這些孩子到青春期,第1組孩子中84%都有主見,能獨立分析,有判斷事物的能力,而第2組則難以獨立承擔責任。

當然,這并不代表我們應該任由孩子頂嘴,如果孩子確實言之有理,那麼我們聽之信之并無不可,但如果孩子是在犯錯之后說一些歪理,那麼我們一定要及時管教,把握好其中的度。

愛拆家的孩子更聰明

去年一輛「自動駕駛」的腳踏車火遍全網,其制作者「稚暉君」也引發眾多關注。

說起這位「大神」,雖然年齡不大,但履歷卻是異常精彩: 2018年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后,就職于OPPO研究院AI實驗室,后來又通過2020年「天才少年計劃」加入華為,任職AI算法工程師。

在網絡上,他更是有「野生鋼鐵俠」之稱,各種高科技發明都是相當硬核,比如能給葡萄縫針的機械手臂、自帶屏幕的NFC門禁卡、迷你火星車等等,都在網上飽受贊譽。

而之所以稚暉君能有今天的成就,小時候的「拆家習慣」可謂功不可沒。

像很多「熊孩子」一樣,在稚暉君小時候,家里的電視、收音機、鐘表,都沒能逃脫他的魔掌。

換做一般父母,可能少不了各種「混合雙打」

,但稚暉君的家長并沒有這樣做,而是特意找來一些淘汰的舊家電給兒子拆,為未來奠定了良好基礎。

孩子愛拆家,其實恰恰代表其動手能力過人、好奇心充分,如果我們能夠適當接納和引導,反而能增強孩子的創造力,使孩子對數理知識更感興趣,未必不會成為孩子將來職業的早期啟蒙。

孩子是「小話癆」,思維更活躍

英國《獨立報》曾對1500個家庭進行過一次采訪,搜集到的數據顯示: 2-6歲的孩子,平均每個孩子每天會大概提問73個問題,每個媽媽每周要回答孩子將近500個問題,而且孩子提問的總時長高達14個小時,從早上6點開始,一直到晚上睡覺才結束。

如此密集的攻勢,相信絕大多數家長都難以招架,再有耐心也會忍不住暴躁。

但事實上,孩子「廢話不停」

,恰恰代表其語言能力出色、思維敏捷,那些是「小話癆」的孩子,長大后往往更聰明。

對于低齡兒童而言,他們表達自己并不像成年人一樣那麼容易,在整個過程中,需要調動各種感觀和神經元,只有在大腦中理解了問題,并且將其轉化為對行動的指導,才能把腦海中「想」的過程說出來。

換句話說,孩子說得越多,問的問題越多,對大腦的鍛煉作用越強,神經元的靈敏度更高。

所以如果孩子話多,我們千萬別急著讓他們閉嘴,用富有邏輯的語言復述孩子的問題,引導他們學會更好的表達,將來會越來越聰明。

結語:教育孩子需要家長多費心,面對孩子的「小毛病」,我們千萬別急著批評糾正,要看到其背后的深層含義。

只有我們能夠因材施教、正確引導,才能使孩子最大程度的發揮天分,有更光明的未來。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身上有這些「小毛病」嗎?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