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情好的時候,有說有笑的,不開心的時候就大哭大叫,恨不得將整個世界都撕碎一樣。那這時候,作為父母的你們一般都會怎麼處理呢?
我在小區游樂場就遇到過這樣的一幕,當時有兩個孩子在排隊滑滑梯,前面的寶寶滑下去,沒來得及走開,后面的孩子就下來了,碰到了前面的孩子,這個孩子就生氣了,立馬大哭大叫起來。他媽媽走過來,一邊把他提起來一邊說他: 「不要哭了,丟人不!」
孩子哭得更加厲害了,他的媽媽把他拉到凳子上,還在讓他不要哭,他就是不聽,結果這位媽媽的火就上來了,【啪☆啪】給孩子兩巴掌說:「你喜歡哭,就讓你哭個夠!」說完,就起身準備走,甩下一句話:「煩死了,不要跟著我!」
孩子自然是哭得很傷心,而且緊跟在媽媽后面,生怕被丟下一樣,看得在場的人都跟著一起揪心不已。
孩子情緒失控時,父母該怎麼做才好呢?
1、不要跟孩子說「別哭了!」
很多父母一聽到孩子哭,就氣不打一處來,忍不住蹦出的第一句話就是:「別哭了!」結果孩子哭得更兇了。有些父母還沒認識到自己到底該怎麼辦,于是,很可能就接著說:「不許哭,吵死了,再哭給你扔門外去!」甚至煩躁躁地瞪著孩子,希望能震懾住他,讓他不要哭。
這樣一來,孩子悲傷的情緒里又增加了許多恐懼與委屈,強制收住,肯定會憋在心里。憋不住的情況下,便會哭得更兇更久才能平復下來!
所以,在孩子情緒不好哭鬧起來的時候,一定不要強制制止!
2、學會接納和理解孩子
我們都知道哭和笑是人的正常情緒表達,我們心情好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哼哼小曲,唱唱歌。心情不好的時候,會煩躁、郁悶,甚至哭泣。孩子因為情緒控制能力有限,在情緒表達上更是直來直往。那問題就來了,在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為什麼不可以哭呢?為什麼,你一聽孩子哭你就會煩躁呢?
《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提到:能引發你情緒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自己的主觀感受!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在心情好的時候,和心情不好的時候,對待同一件事的主觀感受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在孩子哭之前剛巧發現自己中了五百萬,你還會覺得孩子哭鬧很煩人嗎?想必你會忍不住喜上眉梢,高興地抱起寶寶原地轉圈圈吧。
可見,我們若想安撫好孩子的情緒,除了要理解孩子,接納孩子的情緒外,還很有必要先安撫好自己的情緒才行,我們只有先冷靜下來,才會有一個理性的思維去處理孩子哭鬧這件事。
3、等孩子情緒回落時再講道理
帶孩子這麼多年,見過孩子們無數次的哭鬧,坦白講,并不是每次都是別人的錯,孩子自己也常常在犯錯誤后,因為各種原因而哭鬧不止。
不管怎樣,先共情是沒錯的,所謂共情是理解他的處境,拉近你與他之間的距離。讓孩子感受到你是愛他的,無論什麼時候都是這樣。他的情緒才會慢慢平復,這時候再講道理,他會很容易接受。
千萬不要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扯著嗓子跟他講道理,因為他那個時候根本聽不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