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想上學」,媽媽用了這5招,幫助孩子擺脫假期綜合癥

Wendy媽 2023/02/08 檢舉 我要評論

寒假剛過,很多大人尚且未從假期的歡樂閑暇時光中轉過神來,小孩子更是玩興未泯在假期中玩瘋了,嚷嚷著不想上學,家長們也擔心小孩「心野了」給學業造成影響。

當寶寶說:「媽媽,我不想上學。」

愛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每逢佳節讓小朋友休憩一段時日,重返學校時,他們多少會有點逆反情緒。假期快結束前,英子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上學了,我覺得上學又累又不好玩。」神色里滿滿一片拒絕。

英子媽聽完也郁悶了,她該怎麼回答呢?直接脫口否定她麽?「不行!你必須得上學!」這樣一味地否定和拒絕寶寶,可能會給她的幼小心靈種下負面的情緒種子,沒有正面作用,久而久之可能還真就不上學了。

父母該好脾氣地勸導孩子,還是用玩具好吃的的因勢利導小朋友去上學?

「勸學」式教育確實能解一時燃眉之急,但也容易助長小朋友的物欲,長遠來看也不行。

英子媽突然想到,第一步耐心和孩子說:「你看你不想上學,媽媽我也不想上班,但是也沒辦法呀,我們一起努力好不好。」

之后又和英子說:「你這麼多天沒看到學校的小朋友,你想不想和他們再一起玩呢,去上學就能和他們一起玩。

英子媽媽一步步循序漸進引導孩子,并讓孩子早些休息睡覺,調整好作息時間,而后孩子也乖乖上學。

小朋友不想上學的心理能不能縱容?

答案顯而易見,是不能的。

小孩子有接受教育的必要,學校教育是最集中的、系統的教育,特別是現如今提倡終身學習的時代,我們往往一出生就得準備好接受不同年齡層級應當學習的不同的教育,終身學習。

而小朋友的教育發展又特別迅速,關鍵期轉瞬即逝,一不當心自家寶寶就可能落于人后,所以,當他們有「厭學」、「退學」心理時,不能一味地順從他們,寵溺過度只會害了寶寶。家長要給他們以正確得引導,擺脫假期綜合癥和厭學心理。

聰明的媽媽有五招,幫助寶寶正確「歸學」

1、樹立爸爸媽媽的榜樣形象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在家庭應該樹立好積極上進的生活態度、保持健康的作息和生活規律,尤其是臨假期結束前兩天,應有意識地引導寶寶回歸正常生活。

2、鍛煉寶寶早睡早起的習慣

健康的作息很重要,開學前要提前恢復正常的作息生活習慣,以免因為放假玩太野精力不足影響后續學習進度。對于難睡難起的寶寶可以適當采取獎勵式勸導,培養他們養成規律的生物鐘。

3、提前為開學做準備

臨近假末,家長要及時幫助寶寶購買或整理上學應該用的東西,比如書包的整理、監督寶寶作業是否完成、還有一些紙筆尺橡皮等的清單購買,為開學做好準備,增添必要的存在感和緊迫感。

4、積極和寶寶溝通學校的事情

善于詢問寶寶學校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交了哪些好朋友,有沒有什麼新奇的事情,通過溝通回憶,幫助寶寶把思緒拉回校園,引導他們積極向學,同時還可增進對寶寶學校生活的了解。

5、因勢利導,循序漸進

小朋友愛玩是很正常的,家長切不可因為要回歸學校馬上對小孩嚴加管教,這樣反而會促使小孩增長厭學情緒。學習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家長要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地幫助他們熱愛學習,給他們適應的時間來過渡。

愛玩是天性,身為家長最重要是發揮引導作用,而不是單純的口頭說教,靈活運用以上五點小妙招,幫助寶寶擺脫「開學綜合征」。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