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了,父母就要考慮和孩子分房睡的問題,但是不少家長都反饋,孩子分房睡的情況不容樂觀,不是哭就是鬧再者就是孩子怕鬼,當家長的也都不是鐵石心腸,看著孩子哭的那麼傷心也是于心不忍。
但是經常在一些短視訊看到,專家講述了各種分房睡過晚的危害,擔心孩子過了三五歲沒分房睡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危害,那麼分房睡的問題到底該怎麼辦呢?
幾位家長讓孩子分房睡的案例
分房三次都以失敗告終,孩子性格變得脆弱
同事玲姐家里面兩個娃,大女兒四歲多了,玲姐就考慮讓大女兒分房睡,本來都給女兒做好了心理輔導,但是真到了實施的時候,玲姐反而有些于心不忍,態度強硬了兩三次,女兒可憐巴巴的給媽媽說「媽媽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這讓玲姐打消了繼續逼著女兒分房睡的念頭,不過從這件事之后,女兒性格就變得有些敏感自卑,平時生怕惹爸媽不高興,這讓玲姐也后悔自己當初的選擇
不注重分床睡,養成孩子依賴心理
朋友小梅是個單親媽媽,對孩子的成長特別關心,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生活支撐,所以小梅一直都是和兒子在一起睡,因為小梅對孩子的事事關心,而且哪怕孩子上了小學依舊沒分房睡,導致兒子性格上比較依賴。
平時小梅說什麼孩子就做什麼,對媽媽的依賴心理非常強,缺少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別人問孩子任何決策性問題,孩子都是表示要回家問問媽媽。
從這兩個案例我們不難看出,孩子分房睡是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可能有的家長比較在意,有的家長不是很在意,但不得不說分房睡晚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影響,但分房睡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不可強硬逼迫。
孩子分房睡并非一定3歲或5歲,而是看這三點是否成熟
其實三到五歲分房睡,是專家們提出的一個時間點,這個時間點正是孩子成長的某個重要階段,這個時候孩子開始有了「性別意識」,父母和孩子分房睡,能夠養成孩子的「性別邊界意識」,逐漸培養孩子的自主自居自強自立的能力。
但我們也說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歷程,絕不是一個3歲5歲就可以強制分床睡的,最主要還是看看這三點是否成熟。
第一,家長是否提前做好了孩子的心理輔導
讓孩子分床睡,父母要給孩子一個緩沖器,例如孩子已經長幼兒園小班到升大班,那父母就可以提前和孩子溝通,不要是冷冰冰的告訴孩子「明年你就和我們分開睡,你已經張老大要學會獨立了」,這種孩子心理往往并不能接受。
相反家長可以轉變下思路,讓孩子自己去挑選房間,如果家里是二胎,可以讓孩子自己挑選上鋪還是下鋪,給孩子準備床上用品的時候,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挑選喜歡的圖案。
從主動告知孩子,變成讓孩子主動去選擇,這樣孩子接受起來也變,而且反抗的情緒也會降低。
第二,孩子要有一個人睡覺的心理能力支撐
每個孩子的內心堅強程度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本身性格就比較大大咧咧,接受事物的能力也比較強,所以到了四五歲分床睡不成問題,但有的孩子性格本身就比較弱,而且心理狀況還不夠成熟,例如怕黑、怕鬼等等。
這種情況家長可以晚一點讓孩子再去分床,晚這兩三年的時間,也不會對孩子造成太大的影響,那個時候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足夠了,分房睡也就水到渠成了,不過父母記住分房睡還是不宜太晚,不然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性別成長。
第三,父母和孩子都準備好了,才是合適的分房睡時間
孩子分房睡,不僅考的是孩子的承受能力,也對家長提出了挑戰,有的家長覺得孩子還小,并不用特地強調孩子分床,也有的則是于心不忍,對于孩子分房睡總是患得患失,這樣就導致分床睡反反復復的成功失敗。
其實正常來講,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自己可能都會主動提出分房睡了,可能是自己覺得自己大了,也可能是孩子發現同齡孩子都分床睡了,自己也想要主動分房去睡,這種情況下成功率往往是非常高的。
最后,需要提醒各位家長分房睡以后,要多關心孩子的心理成長,不能因此就忽略了孩子,反而要多關心多溝通,幫助孩子完成這個成長中的重要階段,養成孩子的獨立自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