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哭鼻子」和「不哭」的男孩,長大后差距會很大,家長別不在意

Wendy媽 2023/01/29 檢舉 我要評論

俗話說: 「男兒有淚不輕彈」,在我們的印象中,女孩子愛哭是常態,但如果男孩愛哭就不正常了。因為男女在性別和性格上的差異,造就了人們的一種刻板印象,認為男孩與生俱來就應該堅強,要頂天立地,不能太軟弱。這樣的想法貫徹在大部分家長的教育理念中。

事實上,很多男孩確實比女孩少哭,但男孩子的天性并非如此。有不少男孩在小的時候是很愛哭的,只是被家長一次次的呵斥和制止,男孩也就學會了把情緒積攢在心底。我們真該如此壓抑男孩子的天性嗎?其實, 男孩愛哭是好事,「愛哭鼻子」的男孩子在長大后會比「不哭」的男孩子更有優勢,兩者之間的差距也非常的明顯。

01

哭是每個人宣泄情感的本能反應

在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開始,就會本能的哭,每個孩子都是帶著哭聲來到這個世界的。等孩子再大點的時候,有了自己的情緒時,孩子遇到傷心難過的事,遇到令人委屈的事,就會想要大哭, 哭是一種宣泄情緒的方式。有的時候通過哭可以讓孩子們發泄內心的情感,健康成長。 所以不論是男孩女孩,都有哭的權利。但當男孩在小時候被強制禁止哭泣時,會給孩子帶來一些不良的影響

02

「愛哭鼻子」和「不愛哭」的男孩的三個差距

1、心理健康的差距

有研究表明,如果一個男孩在小的時候,家長允許其哭鬧,等他長大后,他的心理健康指數會比不愛哭的孩子更高。因為哭泣能讓孩子的悲傷、生氣、沮喪等情緒得到緩解,這樣的孩子知道如何正確的宣泄自己的情緒,不會把負面情緒積壓在心底從而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面對生活的壓力時, 從小被教導不能哭的孩子,常常 不懂該如何釋放自己,長期如此很 容易患上「抑郁癥」。反而是那些 從小就愛哭的男孩,在面臨困難、壓力的時候,會 找到很好的 方式去釋放壓力,管理自己的情緒

2、溝通表達能力有差距

「愛哭鼻子」和「不愛哭」的男孩他們 在溝通表達上上是有差距的。孩子哭鬧其實是孩子在向外表達自我。如果一個男孩子愿意把自己脆弱的一面表露出來,愿意將最真實的自我展示出來。那麼,他在長大之后會 更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溝通表達能力都會比「不哭」的男孩強。

3、共情能力有差距

「愛哭鼻子」的孩子和「不愛哭」的男孩的第三個差距就是 共情能力的差距。孩子在小的時候是通過哭來跟爸爸媽媽進行交流的,希望爸爸媽媽能理解重視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父母也沒有強加阻止。這樣「愛哭鬧」的孩子長大后都會理解父母的不易,也更容易認同父母,親子關系也會更加親密。

大部分家長認為,要培養男孩的男子氣概,就要從不能哭開始。很多男孩子從小就被迫堅強,即使有時候眼淚都在眼眶里打轉了,就是不能流出來。而 家長這樣刻板的偏見,會惡化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關系,甚至是把男孩逼上人生的「絕境」。

綜上所述,一個男孩愛哭并不是什麼壞事,反而對其自身的發展和成長是有一些獨特優勢的。那麼,在面對男孩子哭泣時,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地教導他呢?

03

家有「愛哭」的男孩,父母應該怎麼做

1、接納男孩的情緒,允許孩子哭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家長都應該順應孩子的天性, 每個孩子的情緒都有被接納與理解的權利,也有哭泣的權利。父母接納了孩子的情緒,也可以促進孩子的自我理解,讓孩子離健康的溝通和情感的表達更進一步。

男孩子愛哭并不是什麼大問題, 家長想培養孩子的男子氣概,第一步不應該去呵斥孩子哭。而 應該調整自己的教育方針,把精力留在培養孩子的自信、擔當和責任心上,讓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擁有更大的優勢。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