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育好一個孩子?不要錯過他的3歲、6歲和12歲,是關鍵期
如何才能養好一個孩子?這是困擾很多父母的問題,也是在現實生活中 不容試錯的一次實踐。 教育出一個好孩子是父母和孩子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僅靠一方是完全不能獨立操作的。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起到主導作用,父母起到引導作用。
最有用的方式就是溝通,良好的溝通能夠系緊父母和孩子之間的 心理紐帶,從而引導孩子更好地成長。
現實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 父母忽視了與孩子的心理交流,而更加注重物質條件上的滿足。這其中,有的父母認為和孩子深入交流起來很尷尬,沒有必要,他們認為很多東西是不需要明說的;有的父母因為經濟壓力較大在外奔波,無暇顧及與孩子的情感交流;
有的父母是本來就沒有要與孩子溝通的意識,也就是不把孩子的心理交流當一回事。所以,大多數在原生家庭里情感缺失的孩子,都會在其他方面尋求補償。
其實不然, 父母與孩子間的情感交流、心理互通剛好就是養好一個孩子的關鍵。孩子生來就被父母哺育,原生家庭里的生活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行為、三觀的建立。
所以,父母從孩子出生起,就應該與孩子建立心理連接點,讓孩子在 有愛和諧的環境下長大,那才是養好一個孩子的 制勝之法。
父母要養好一個孩子,也是有幾個關鍵時期的。
三歲以前是陪伴時期。
小寶寶剛剛出生,離不開人照顧。而最好的人選絕對不是家里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而是父母。都說孩子不能 隔代教育,因為父母輩所生活的時代和我們現在的寶爸寶媽們生活的時代是不一樣的, 成長環境、生活方式會造就不一樣的育兒方式。
三歲以前正是小孩子認識世界的關鍵期, 誰教他認識世界,那麼世界在他眼中就是什麼樣子的。
父母在陪著孩子長大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眼中的世界,而且教育方法肯定也在 與時俱進。父母陪伴照顧孩子三年,肯定會在孩子心里匯聚成一股暖流,因為有父母陪伴成長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父母也能明白照顧、養育孩子的不易,孩子也能獲得完整的父愛母愛。
在這個關鍵期,如果父母陪伴孩子一起成長,那麼孩子就會在心理上對父母形成 心理依靠,而且對父母的 認可度和親和度都會提升,有助于 良好親子關系的形成,陪伴時期的付出也是教育過程中的地基,只有地基穩固,才能教育出一個好孩子。
除了心理上的引導,還有行為上的正確指引。這個階段的孩子不知道什麼是對錯,不會用正確的方式表達需求,只能用哭鬧來表達不滿,這個行為是最常見的。所以父母要告訴孩子怎麼表達需求?怎樣去正確表露自己的情緒?
讓孩子意識到并不是任何時候的哭鬧都會得到滿足,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需要,教會正確 表達自我。
三到六歲是孩子性格奠定期。
這個階段的小孩子已經知道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需要了,開始有了自己的獨立思考的能力,會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也容易和父母發生分歧,這將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歷練成長的關鍵期。
這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如果父母管教太過,孩子可能 叛逆;如果父母對孩子太放松,那麼父母在孩子面前也會少一層威嚴,讓孩子太 放縱。
所以父母要在這個時期讓孩子培養出好的性格,也是需要在自己身上下足苦功夫的。如果這個時期教育不成功,那麼后面就會越加難以和孩子溝通。
這時候的孩子很容易對父母的安排產生 反叛心理。比如:媽媽給買的衣服顏色不喜歡就不穿;爸爸讓他立馬做作業的時候也會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做;
被父母說了一兩句后會回嗆幾句。這些都是正常現象,需要父母及時引導孩子怎麼正確認識自己的想法,并且體諒和理解父母的關心。
但很多小事堆積在一起,父母也很容易忘了與孩子進行溝通,反而可能 打罵、甚至 棍棒相加,這些都是錯誤的管教方式,結果反而會 適得其反。
這一階段,父母一定要謹記是孩子性格的形成時期,對于孩子的不滿要合理化,引導他養成 溫柔謙虛的個性,懂得體諒他人的不易。父母和孩子要想關系好, 合理教育、塑造性格的這一步是關鍵。
六到十二歲是道德培養期。
這時候的孩子已經能自己判斷什麼是對錯,能和父母好好溝通。但是剛剛步入義務教育階段,有獨立意識的孩子將會遇到不一樣的孩子,他們之間會 交流,會產生 思想的碰撞。
這個時候他會產生疑惑,為什麼他可以這樣做?而我的父母說不可以。所以在這一時期,孩子的思想道德方面都會經歷考驗。
優秀的道德質量和正確的三觀需要父母在這一時期加以引導。孩子從學校回家,可能會問父母各種問題,這種時候父母很容易表現出 不耐煩或是忽視。
因為這個時期剛好是孩子接觸群居社會的第一步,他對很多東西都感到好奇,可是他能問的除了老師,就是回家 朝夕相伴的父母。
父母應該告訴孩子怎樣做一個道 德質量高尚的人,慢慢告訴孩子世界是 五彩繽紛的,除了自我認識里的,還有不知道的樣子。
那麼就需要去探索,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要堅守自己的道德,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這才能在這一時期奠定好孩子對世界的看法,為之后遇見更多的人做好準備。
十二到十八歲是認知成熟期。
這時候的孩子已經慢慢長大成人了,很多東西已經不需要父母再去幫他做決定,自己可以做出獨立判斷并去實踐。
同樣地,也能接受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這個時期的孩子三觀逐漸建立,很多事情父母可以逐漸放手。
這剛好是孩子的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很容易叛逆,需要父母用溝通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引導孩子去正確認識 男女關系,了解 情感需求。
養好一個孩子真的很難,需要父母一步步地用平和溝通的方式加以解決親子問題,孩子才能在這個過程中認識并 了解自己、把握自己,對世界有新的看法的同時 堅守初心。 父母和孩子雙方共同努力成長方可系緊這根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