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家孩子聰明可愛,但是隨著孩子們月齡的增加,媽媽們感嘆:「這娃怎麼越大越不聽話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原本可愛、聽話的小天使變成了小搗蛋,甚至還不讓人指出來,要不然就愛發脾氣、頂嘴。
小編女兒屬于比較聽話的那種,但小時候也有很多「趣事」讓我覺得她其實并不是很乖,比如偷吃餅干、亂扔玩具、抓別人頭髮等。
有一回,我切了個紅色火龍果給她吃,然后就去做家務了,沒一會她抓著火龍果肉走過來笑嘻嘻叫我吃,我一看她的樣子,又氣又好笑,滿身的火龍果汁,手上抓的果肉都成泥了。
明明給了小調羹,也切丁讓她勺著吃,為啥還要用手抓,而且還抓得滿身都是果汁,是不是覺得這樣好玩呀。
還有一次過年,家里的餅干比較多,我知道她愛吃,還特意收起來不給吃了,沒想到還是被她找到,她打開餅干盒子,每塊餅干都咬一口放回去。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但多數都發生在3歲之前,很多時候他們做了「壞事」根本意識不到,只有媽媽在那干著急,心里想著這孩子怎麼這樣,以后是不是很難教。
其實,媽媽們不用過于煩惱,小孩子的這些「壞」想象是成長的信號,是聰明的表現。
孩子聰明不聰明,在3歲之前通常有這些「壞」表現
1、3個月左右愛吮手指
在寶寶3個月左右,他們開啟了第一個新技能,那就是拿著自己的雙手,要麼整個放嘴巴里吃,要麼吸吮著手指頭。
這時候大人看到都會覺得很臟,然后阻止寶寶不讓吃,甚至還誤會這是寶寶的發育出現了異常。
其實這是正常表現,是寶寶進入口欲期,是他們探索外界的通道,只不過3個月時沒其他「本事」,只有自己的雙手是最方便的。
通過吸吮手指,可以促進寶寶智力和感統發育,使得吸吮能力得到鍛煉,身體協調性增強。而且,這個「壞」習慣有可能延續到1歲多。
所以,媽媽們不要過多阻止,平時注意寶寶小手的清潔和觀察小手是否抓有其他物品就行了。
2、6個月左右只認媽媽
寶寶在6個月左右時,能夠熟練認出誰是媽媽,同時開始排斥陌生人了,只要媽媽在,別人基本抱不走他。為此,有些媽媽很煩惱,之前都肯讓別人抱,怎麼越大越不乖了。
其實,這是寶寶的認知發展在進步,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學會了表達自己的情緒,在面對陌生人時,本能覺得沒安全感,所以只認媽媽。
所以,媽媽們在遇到這個情況時,不要強迫寶寶接受別人過來抱,更不要把寶寶直接往別人手上一丟自己就跑開了,要不然容易給寶寶小小的心靈造成傷害。
3、12個月左右愛撕紙巾
小編女兒在1歲多時,經常自己坐在一邊安靜地玩著,有時候我們稍微不注意,她能把旁邊的直紙巾全部抽出來撕掉。
有一回我婆婆看到就說這孩子是不是傻,這麼浪費紙巾,說我也不阻止。我就哼哼了,一盒紙巾都玩不起嗎,而且這個行為對提高孩子的智力有很大幫助。
因為:寶寶撕紙巾時,是他們在練習手腦協調能力,別小看這個撕,對于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挺費勁的,要把紙巾抽出來,然后撕碎,力度和角度不同,撕的面積也不同。
只要寶寶有興趣撕,說明他們的大腦在運轉,他們是帶著疑惑在撕的,所以媽媽們別覺得浪費了紙巾,必要時可以準備一些彩紙給他們撕。
4、16個月愛亂敲打
寶寶一歲半了,他們能走能說,很多時候更樂意自己玩著,這時候經常能傳出來他們到處敲打或者扔東西的聲音。
我就記得女兒那時候最喜歡玩的就是不銹鋼盆,她自己跑到廚房去要的,拿到盆子,她就用玩具使勁敲,如果大人覺得吵,讓她別敲,她可能越敲越大聲,還笑嘻嘻對著我們敲。
其實,寶寶的這些行為雖然很吵,但這是他們各系統在完善中,比如協調性、肢體動作、感情等,屬于快速上升期。
5、2歲開始愛亂涂鴉
帶過孩子的媽媽都知道,家里有個3歲以下的娃,就沒必要把家里布置得太精致,因為很多東西都不夠孩子折騰的。
最明顯的就是家里的白墻壁,自從有了娃,就沒再白過,有的不是寶寶的手印就是涂鴉,哪怕連寶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畫的是啥,還是阻止不了他們愛在墻壁上畫畫。
其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于一個繪畫敏感期,他們更喜歡用圖形和色彩來比表達自己的情緒,也更喜歡研究自己所畫的線條,越混亂、隨意,他們越喜歡。
所以,看到孩子在墻壁上畫畫,媽媽們別著急責備,實在不能畫就引導孩子畫到本子上,如果條件允許,那就讓孩子自由創作吧。
最后
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總會有各種狀況出現, 有些好的自然也有壞的,而這些壞的,實際上是大人認為的壞,對于孩子來說他們根本意識不到,也是他們生長發育過程必經的。
很多時候,家長們可以不阻止,但要觀察,避免出現真的壞表現,這時候就要好好引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