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娃」4句話,字字如同「戳心」,多數爸媽幾乎每天掛在嘴上

Wendy媽 2023/07/13 檢舉 我要評論

父母對于孩子的愛是最無私的,但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傷孩子最深的也是父母親。在有些父母眼中,自己才是最愛孩子的,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好的。真的是這樣嗎?

可是,有些父母的愛,對孩子來說成了一種負擔。孩子不僅會非常反感,不愿意接受,甚至變得「仇恨」父母。本期話題:「傷娃」4句話,字字如同「戳心」,多數爸媽幾乎每天掛在嘴上。

父母對于孩子的愛有些做法是不對的,如果經常這樣做的話,對孩子的成長實在是有害無益。

最常見的就是,有些家長特別喜歡說一些「傷娃」的言詞,似乎覺得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記憶深刻,才不會再犯錯。

小舒是一位刀子嘴豆腐心的寶媽,高齡產子的她非常愛自己的孩子。無論是孩子的生活還是教育方面,小舒事無巨細,無微不至,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精力。

因為對兒子寄予厚望,她對兒子的教育非常嚴格。孩子如果哪道題不會做,或者考試沒有發揮好,小舒就開始數落兒子:「這麼簡單的題你都不會做嗎?天天給你補充那麼多營養,就是條狗也早該成精了。」

「你才比班里第二名多了三分,有什麼可開心的!有本事考個年級第一回來,趕緊做題去。」等等諸如此類嚴厲、苛責的語言來教訓兒子,打擊兒子。這樣的話一出來,不僅孩子的自尊心會受打擊,可能連上進心都會降低不少。

其實,小舒的內心出發點是希望孩子能吸取經驗,謙虛一些,爭取能克服難題考得更好。 長久以往,孩子很有可能會形成一個,性格懦弱,做事沒有主見,甚至自卑膽小的性格特點。

其實,有很多家長和小舒有著類似的做法。甚至明知孩子最不喜歡,反而幾乎還成天掛在嘴邊。父母心里的確很愛孩子,但是實際上做的事情卻非常的「傷娃」。

尤其下面這4句話,字字戳心,非常的「傷娃」:

太笨了,怎麼這麼蠢

這句話可能是很多家長說過最多的話了。或許大多數的父母是在憤怒時,下意識的情況下說出來并非刻意,但是這卻是最傷孩子心的。

有很多家長也不是特意想要指責孩子笨,可能是因為自己同樣的問題教了孩子很多遍,但孩子依然沒有明白。這個時候很多家長的情緒就起來了,在無法控制的情緒中,脫口而出的這種」傷娃「的話語。

無論情緒再壞,也不能把「孩子笨、蠢」之類的話說出來。 可能家長會無意識,覺得沒有關系。但孩子聽進心里之后,很可能會在內心否定自己。經常如此也會在無形之中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嚴重孩子的自尊心。

為什麼總比別人差,你看看別人……

第2句容易「傷娃」的做法就是,父母經常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做比較。在有些家長眼中,拿孩子和別人做比較,能夠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學習他人的長處。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但如果讓孩子處處在和他人的長處比較當中成長,這對孩子是非常不公平的,也是非常「傷娃」的一種表現。

家長說出這樣的話,其實就是在告訴孩子,對他的不認可,甚至是不喜歡。這會讓很多孩子覺得方面并不愛自己,甚至喜歡的是別人家的孩子,這會讓孩子非常失落。如果家長長期這樣做,很可能導致孩子變得叛逆和自卑,自我否定。

好好讀書就行了,別的你別管

「好好讀書就行了,別的事跟你無關。」可能這是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覺得孩子只需要好好讀書,將來考個好的大學就行了。

其實,一個優秀的孩子,未來出色的人才,不僅僅是學習方面。孩子的德智體美等方面,都需要培養和學習。很多孩子可能在學習方面欠缺一些,但是在其他方面卻非常出色和優秀。如果父母這樣說的話,會直接挫傷孩子的熱情和積極性。

孩子天生的對事物有好奇感,他們會去追求去探索,去解開心里的困惑。父母因材施教,科學培養,對孩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對你沒啥指望,你也就這樣了

孩子常常會把父母,當成是自己的榜樣。孩子的內心也非常希望,能夠得到家長的認可和鼓勵的。

但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只會一味地批評和打擊,覺得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努力,這是非常不對的。尤其是在孩子模仿父母去做某一件事情時,父母直接打擊孩子「你做不好的「,「我也不指望你」,「你也就這樣了」等等這樣的話。

經常得不到父母認可和鼓勵的孩子,很可能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 經常不被父母夸贊和鼓勵的孩子,不僅會缺乏自信,很可能還會對他們今后的成長和性格的培養,產生較大的阻礙。

育兒寄語:

我們常說家庭是溫暖的避風港,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但如今有些家長的做法,卻與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馳,甚至影響了和孩子之間的親子情感。尤其是上面這些話,作為父母最好還是不要去說。

俗話說「孩子不打不成才」,你認可這樣的教育方式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經驗和看法。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