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的時候經常犯熊,父母就會想辦法對孩子進行約束管理,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很多家長都應該嘗試過跟孩子講道理,可是最后的結果都差強人意,孩子還是會再繼續犯錯。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一次又一次的重復行為,都會抱有一種疑惑:「 我的話孩子真的聽進去了嗎?要說多少次他才能記住?」
其實這不怪孩子,小孩子的記憶周期是非常短,有很多不理解的事情,你強迫她記住是不可能的。所以單純的給孩子講道理是最笨的辦法,你覺得孩子不長記性,孩子覺得你總是「為難」她。
盧梭說過:「跟孩子講道理,是最無效的教育。」
講道理之所以有用,是建立在雙方都能理解的情況之上的。那麼你指望一個孩子能理解多少呢?
3歲之前的孩子,大腦發育還處于發育狀態,甚至連自我意識還是從3歲才開始萌發的,跟3歲之前的孩子講道理,是不是顯得有點傻呢?
3-6歲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逐漸開始建立自己的邏輯思維,這個時候孩子的主權意識特別嚴重,單純的跟孩子講道理,孩子就會認為你在侵犯他的思想,自動形成自我保護意識,也就是大人們常說的不聽話。
霍思燕的育兒方式,帶給我的育兒啟發
嗯哼很多人都應該很熟悉了,一個情商非常高的小暖男,有很多網友都特別想知道,霍思燕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有沒有什麼秘籍?
在《媽媽是超人》的節目中,有一次小意外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
嗯哼不小心踩到了玩具上,痛得直接大哭起來,甚至把玩具扔到一邊;霍思燕看到嗯哼扔玩具,并沒有斥責嗯哼,而是先擁抱了他,問嗯哼是不是踩到了什麼;然后告訴嗯哼她知道他很痛。
嗯哼的情緒逐漸穩定之后,霍思燕才站起來,去找傷害嗯哼的元兇,告訴嗯哼不能隨便亂扔玩具,如果媽媽或者嗯哼無意中踩到了,還會受到傷害。
不僅如此,霍思燕當著嗯哼的面,又踩了一次玩具,表示真的太疼了,她完全能體會到嗯哼剛剛有多疼。
面對媽媽的一系列行為,嗯哼提出了三個問題:「 你知道我剛剛哪里受傷了?」「你感受到我的疼了嗎?」「你心疼我麼?」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古人早早就告訴了我們,你不是孩子,你當然不理解孩子為什麼突然發脾氣,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重點在于你愿不愿意去傾聽、理解。
孩子的關注點和大人總是不一樣的,當孩子的情緒出現失控時,父母與其去說教,嚴厲制止,不如先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一下問題,先平復孩子的情緒,然后再通過共情的方法去說教。
很多教育實例都在告訴家長,跟孩子溝通是有技巧的。如果只會一種教育方式,孩子出現問題是早晚的事情,只不過或大或小,全看你怎麼看待。
在教育孩子時,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差異性,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適合的教育方式也不同。一個敏感的孩子和一個大大咧咧的孩子用同一種教育方法,你就是在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