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好不好,是「天生」的嗎?很多家長都覺得, 孩子學習不好,要不就是孩子「天生愚鈍」,要不就是孩子自己「不好學」,但其實,孩子的學習成績究竟如何,和孩子的學習狀態有很大的關系。
這就好比你高高興興、精力充沛的干一件事,和心情低落、疲憊不堪的干一件事,所得到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學習也是這樣,孩子學習狀態不好的話,將會很難提升自己的成績。
東東是個非常懂事的孩子,還沒上學的時候表現一直都是很好的。所以,東東的家長都覺得孩子上了小學之后,學習成績一定會很好。但是,事與愿違,在上了小學之后,東東的學習成績并不是很好。
對于這件事,東東的家長總是非常的不解,平時孩子蠻聽話的,為什麼學習不好呢?通過觀察,東東的媽媽發現,東東經常 做作業要很久,并且平時做完作業之后就是玩,而且 做一件事經常不會非常的專心。
後來,東東媽媽還特意和孩子進行了溝通,而孩子也表示,自己其實并不討厭學習,也很想學習好,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接受新知識的速度很慢。
寫作業的時候,作業明明沒有多少,但是自己就是感覺作業很多, 寫兩個字就很沒耐心,總想干點別的。
另外,每次看到自己寫的字,自己也感覺很沒勁兒,因為 自己的字總是寫不好。
從東東的表達內容我們就能夠看出,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學習不好,并不是孩子不喜歡學習,而是 孩子的態度不對,或是孩子 缺乏某些能力,這就需要家長們注意幫助孩子提升了。
寒假緊抓3件事,開學之后驚喜多
我的孩子其實和東東也有類似的問題,而我也發現了孩子之所以有心學,但是卻學不好的真諦,那就是孩子的學習狀態不對。
而影響孩子學習狀態最重要的三個方面,就是 時間管理、閱讀習慣以及成果反饋。
所以,在我在寒假就在三個方面對孩子進行了引導提升:
第一件事:抓時間管理能力
時間管理能力對于孩子的學習非常重要,并且,它不僅影響著孩子的學習,還影響著孩子的方方面面,它是孩子做事效率高低的關鍵性因素。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抓住機會對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進行提升。
我在寒假中鍛煉孩子時間管理能力的辦法,主要就是與孩子一起進行計劃制定。比如在寒假初期,就 制定了作息計劃,每天的吃睡、運動、作業等,都進行了大框架的計劃。
在一些小事上,我也引導孩子習慣性進行 預期計劃制定。比如今天寫的作業有兩項,那麼在幾點的時候寫完第一項,休息多久,然后在幾點寫第二項。
我發現一件事,這種計劃越精細,那麼孩子的目標達成率就越高,孩子對于時間的概念就越強,時間管理能力也就越強了。
第二件事:抓閱讀習慣培養
閱讀是孩子知識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孩子閱讀的書籍質量越高,那麼孩子受益就越多。所以,家長在放假期間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閱讀習慣培養。
我在 假期中就給孩子看了國學書籍,效果真的是很好,畢竟國學中蘊含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不僅具備普通書籍的知識性,還能夠幫助孩子 提升精神層次,了解民族文化,讓孩子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比如孩子在看了《筆尖上的國學》中的國學篇章之后,就越發的孝順了,并且他說自己做的遠不如「王祥」好。後來我才知道,孩子是看了「臥冰求鯉」的故事,知道的道理。
第三件事:抓字體書寫標準
字體工整可不是一件小事,有些人認為字寫得好壞,最多就影響一下卷面分,但其實并不是這樣。
字其實是一種學習成果反饋,它是一種潛意識的存在,當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 寫出的是漂亮的字,那麼孩子的 學習積極性就會變高。
反之,如果孩子看到的是歪歪扭扭的字,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變低。這其中包含 成就感、自信等多種心理因素在內。
孩子的學習其實就是一個態度問題,因為孩子的先天性智力因素基本上都是平等的,孩子如果學習態度好了,學習自然就好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緊抓寒假這個機會,幫助孩子建立起時間觀念,培養好孩子的閱讀習慣,以及讓孩子練好字,尤其是練字,這可是學習成就反饋的重要因素,是孩子建立學習自信心、成就感、榮譽感的關鍵因素,但同時也是家長們很容易忽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