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家長苦惱于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不想讀書,不愿意努力了。這個時候,有的家長就會采用打罵教育,但是好像只能管一陣子,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又原形畢露了。
有過育兒經驗的家長都會很清楚,打罵和一味地訓斥孩子并不是明智之舉,結果只會事與愿違,若是我們不知道怎麼讓孩子愛上學習,不如聽一聽哈佛女校長福斯特給出的答案。
福斯特是一位充滿傳奇的女性人物,她不僅是哈佛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的女校長,而且她總結的教育理念也得到了無數人的認可,并且被大家所推崇。關于怎麼教育孩子這方面的問題,福斯特是這樣理解的。
當孩子不想上學有了逆反心理的時候,家長與其打罵訓斥孩子,不如帶他去這三個地方看一看
孩子不想讀書,家長帶他去3個地方看看
1、機場
父母可以帶孩子去機場看一看,讓孩子見識一下機場里的繁忙工作。雖然可能很殘忍,但是讓孩子懂得機場里也是分經濟艙和頭等艙的,一個要不停地排隊,一個直接就可以進去;一個擠在狹小的空間里,一個可以在舒適的空間里度過旅途。社會是不完全公平的,只有靠自己努力才能克服世界的不公平。
2、大學校園
父母可以帶孩子去家旁邊的大學校園看一看,讓孩子見識一下色彩斑斕的大學生活。只有通過大學聯考這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孩子才有機會邁入大學的校園,讓孩子知道讀書的重要性。
3、圖書館
如果家旁邊有圖書館,父母可以讓孩子見識一下努力的人們,無論是學生,還是已經工作的人,都在為自己的目標而在圖書館里付出汗水與努力。孩子經常見到這樣的情景,就會明白只有努力才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讓孩子明白努力的重要性,比打罵教育更重要
1、孩子知道努力后,方會有無限動力
孩子就像是海洋的帆船,只有自己知道方向,才能一直往前前進。而父母就要讓孩子明白前進的方向,知道朝著什麼樣的方向努力,讓孩子知道努力是多麼重要。只要孩子自己愿意努力,孩子才會有無限的動力,愿意朝著人生的目標前進。
2、打罵教育治標不治本,
打罵教育雖然能取得一時的效果,但并不是長久之計,孩子一旦脫離父母的管教,就不愿意努力學習了。父母不能什麼事情都訴諸打罵教育,這樣不僅不會改變孩子,反而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怨恨的情緒。
孩子有「厭學情緒」,家長該如何做?
1、以身作則,讓孩子愛學習、求上進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要想孩子成為什麼樣,自己就要先變成什麼樣。父母想讓孩子努力上進,自己也要充滿斗志。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當好榜樣,讓孩子變得愛學習、求上進,在父母的感召之下,愿意努力朝著自己的目標奮斗。
2、慎用打罵教育,多引導孩子,讓孩子愿意努力
父母要慎用打罵教育,多多引導孩子,采用巧妙的方法讓孩子明白努力的重要性。就像多帶孩子去上述的三個地方,父母可以通過類似的方法,巧妙的引導孩子學會努力,知道努力的重要性。
3、多與孩子進行心靈間交流,多鞭策孩子
父母不僅要做孩子的管教者,還要做孩子心靈上的朋友,要經常抽出時間與孩子進行心靈間的交流。父母可以詢問孩子懈怠的原因、遇到的困難,多給孩子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多鞭策孩子繼續努力。
孩子難免會有厭學的情緒,父母可以通過帶孩子去機場、大學、圖書館等地教會孩子努力,讓孩子明白努力是多麼重要。父母不能只依賴打罵教育,這樣只是治標不治本,更重要的是孩子切身明白去努力,這樣才能讓孩子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