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學回家后,是先玩還是先寫作業?順序不同的差別家長要了解

Wendy媽 2023/01/06 檢舉 我要評論

當你的孩子放學回家的時候,你是先讓他寫作業,還是讓他先玩會?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做法,但是這其中的差別可能不是每個人都清楚。

李女士的孩子每天放學后都會先玩一會,然后再寫作業,她想著孩子在學校累了一天,先玩一會休息一下。但是,孩子玩完之后就會慢慢吞吞地寫作業,一直要寫到深夜,這可害苦了李女士。因為孩子總是想著玩,寫作業的時候效率也不高,而且孩子也變得十分拖拉,做什麼事情都要別人再三催促才做。

先玩還是先寫作業?順序不同的差別很大

1、先寫作業能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別看一個簡單的是先寫作業,還是先玩,二者培養出來的習慣讓孩子出現巨大差別。先寫作業的孩子更容易養成良好的習慣,知道要先把自己的任務完成,才能去玩耍,孩子的自律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只有自律的孩子,才會收獲更多的成績與自由。

2、后寫作業易導致孩子學習不認真

當孩子玩耍完之后,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就很容易不認真。因為孩子長時間的玩耍導致自己十分疲憊,孩子做作業的精力就沒有那麼大。而且孩子很容易在寫作業的時候分神,回想起來剛剛結束的游戲等,這就會讓孩子寫作業的質量也不高。

后寫作業能讓孩子變得拖拉,因為孩子無形之中就學會了把重要的事情往后拖一拖,這樣的習慣可以說是會耽誤孩子的一生。孩子遇到事情第一時間想的不是去解決,而是想著能不能拖到最后。

不拖拉的習慣讓孩子受益終身

1、今日事,今日畢

孩子做事要有章法,有今日事,今日畢的目標。孩子的學習講究的是積累,只有每一天按時按量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務,才可以看到收獲的目標。孩子要有不拖拉的好習慣,這樣的習慣能夠讓孩子受益終身。

2、不拖拉的孩子更有規劃與目標

不拖拉的孩子會變得更有規劃與目標,當孩子遇到一個問題的時候,就會習慣性地迎難而上,而不是習慣性地把事情往后拖。有了目標的孩子才能有動力去做事,才會一步步地走向自己想要的大學和未來。

如何培養孩子不拖拉的好習慣?

1、以作業為契機,教會孩子認真寫完作業再玩

習慣決定人的性格,性格影響人的命運。好的習慣是孩子一生的財富,父母可以以寫作業為契機,教會孩子認真地完成作業,然后再去玩。這一個簡單的順序不僅能讓孩子自律地完成作業,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變得自律和有效率起來。

2、教會孩子提前做好規劃,可以利用日程表等方法

沒有規劃的孩子,就像沒有目標的帆船,只會隨風漂流,而不能朝著一個方向前進。父母要給孩子提前做好規劃,讓孩子清楚自己每一天做什麼,每一周做什麼,每個月做什麼。父母可以給孩子購買帶日常表的筆記本,教會孩子做好詳細的記錄,規定好自己每一天的任務。

3、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不分心地做好事

父母要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讓孩子做事情的時候不分心,能夠心無旁騖地把事情做好、做完。當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切記不要讓孩子受外部因素的影響,最好不要一會給孩子吃點東西,一會讓孩子看會手機等,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先寫作業,還是先玩,一個簡單的小事情卻無形中影響了孩子,父母不可以不重視這樣的小事。父母要培養孩子自律和不拖拉的好習慣,這樣的習慣才是拉開孩子差距的關鍵所在。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