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抱著的孩子,永遠學不會走路!愛孩子就要讓他承受3種必經之苦

Wendy媽 2022/12/15 檢舉 我要評論

愛孩子,可以把他一時捧在手心里,但切不能一輩子把他放在蜜罐里。泡在蜜罐里的孩子永遠長不大,適當加把「鹽」才能避免被糖漿淹沒,俗話「少時享福,長大無福」,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男孩也好,女孩也罷,對他們真正的愛,不是舍得給他花錢,而是舍得讓他們吃些「苦」。生活對每一個孩子都是公平的,愛他就要讓他承受幾種必經之苦。

必經之苦:讀書的苦

上一代的人讀書,是為了擺脫下地干農活的命運,而到了我們兒女這一代,一切都不一樣了。鼓勵孩子讀書和學習,是為了讓他們自己的人生更有選擇權,掌握更多的技能、更深入的思考能力,去見識更大的世界。

要想孩子不逃避讀書,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以身作則。假設家長本身就喜歡學習,基本上孩子就不存在不想讀書的情況,因為對他來說學習已經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一種生活習慣。

必經之苦:獨立的苦

被抱著的孩子,永遠學不會走路。而在生活中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孩子并不少見,除了學習他們掌握的技能實在太少。孩子的教育培養不在于學校學了多少知識,重要的是掌握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

清華大學社科院院長彭凱平說過:真正的教養不是在溫室里栽培植物,而是幫孩子建立完整的人格,同時教會他們獨自面對世界。

家長常常說:你把書讀好了就行,別的不用你管。于是事事替孩子包辦,凡事替孩子做主,孩子儼然成為了一個只會學習的機器。但你要知道,我們陪伴孩子的時光有限,不可能照顧他一輩子。及時放手才能教會孩子獨立,讓他有能力和技能去迎接未來。

必經之苦:教養的苦

現在的很多家長只重視考試的分數,而忽視了對孩子的管教。前有來回踩踏捷運座椅的孩子,后有在飛機上對鄰座男士拳打腳踢的熊孩子,多少父母拿「孩子還小」做借口,對孩子毫無教養的行為置若罔聞。

你可以一直縱容溺愛孩子但不可能保護他一輩子,一旦進入社會,別人可不會慣著他。窮養、富養,都比不過教養。舍得讓孩子承受教養的苦,他今后的路才會更順暢,更容易被他人尊重以及被這個社會接納。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