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育格言說得好:教育孩子需要一種綿力,要順應孩子的感覺與節奏,錯誤的教育方向與方式,孩子會把你撞飛。什麼是正確的管教方式呢?說白了就是該管的時候管,不該管的時候學會放手。
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都非常上。不過男孩和女孩天生不一樣,幾年之后變化也是翻天覆地,所以在某些方面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式要區別開來,而很多家庭都養錯了男孩。
家有男孩一定要記住「三忌,兩不管」,將來孩子少走彎路更有出息,父母越早知道孩子越受益。
養男孩有「三忌」
忌不懂禮貌
我們經常用「乖巧有禮貌」形容女孩子,形容男孩子使用「活潑、好動、機靈」等詞語多一些,但是禮貌對于男孩子也是很重要的一課。我國向來是禮儀之邦,而懂禮貌是尊重他人的前提,也只有懂禮貌的男孩才具備與人相處舒服、感恩以及善良等質量。
忌不讓男孩哭
如果要說父母對男孩最大的誤解,可能就是「男子漢不能哭」了,認為男孩子哭了是沒出息的表現。在情感表達上男孩明顯不如女孩,而哭是他們最直接的一種表達情感的方式。
打斷男孩子哭,他將來很可能不會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不會和別人溝通。各種負面情緒長期積壓在一起,就容易形成自卑甚至自閉的性格,這種影響會跟隨他一輩子。
忌在公共場合大聲批評
相比于養女兒的小心翼翼,養男孩可以用粗心大意來形容。我們總說女兒心思敏感,不能打不能罵,其實這一點放在男孩身上也是一樣的。尤其在公共場合切記不要批評男孩,這樣很容易傷害到他的自尊心,不但起不到教育,還會適得其反讓他受傷。
養男孩有「兩不管」
男孩獨立完成的事不用管
現在還是獨生子女家庭居多,而動不動就寵溺過度是教育男孩的一大禁忌。幫孩子刷牙、穿衣服、吃飯……父母包辦的東西太多了,孩子就愈發懶惰沒有責任感。相反,恰當地讓孩子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讓他突破自己得到更好的鍛煉。
男孩能夠承受的事情不用管
現在有關孩子受挫出現過激行為的新聞屢見不鮮,只要遇到一點點失敗,孩子就鬧情緒,甚至做出極端行為,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提倡要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我們需要做的是教孩子認識挫折,具體事情具體分析,讓孩子去體會該年齡段該有的挫折,遇到他能夠自行承受的事家人一定不要急忙插手,你可以幫他解決一個兩個困難,但后邊的人生還有無數的事情等著他,我們不可能跟著娃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