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在一家私立的幼兒園當幼師,最近她遇到了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原本她所帶的小班小朋友已經逐步適應了幼兒園生活,但是班里突然來了一個插班的孩子, 就是這個孩子,將閨蜜所帶的班級弄得一團糟。
剛開始這個孩子怎麼也不愿意進教室,老師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將他哄進教室之后,這個孩子說什麼也不愿意坐在椅子上。
當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他要不故意搬弄椅子發出噪音,要不索性一屁股坐在地上,在教室里到處爬。
閨蜜有了很多年的幼師經驗,按理來說遇見過不少調皮的孩子,但是像這個孩子這樣的她還是第一次見到。
這個男孩長得挺帥氣,衣著打扮也很潮流,一看就是出自一個家境殷實的家庭。
如果說他只是發出噪音,不認真聽課,還是小事,令人頭疼的是這孩子在和小朋友相處的過程中,還具有一定的「攻擊性」。
在他來班級后沒多久,班里的小朋友們一個個都「負傷掛彩」了。有的小朋友被他咬了一口,有的小朋友被他推倒在地,還有的小朋友的臉上都是被他抓傷的痕跡。
看到自己的寶貝女兒、兒子受傷,家長們自然是坐不住,紛紛找到老師理論。閨蜜這幾天因處理家長的投訴忙得焦頭爛額。
閨蜜早就聽聞這個插班的孩子挺有來頭,這已經是他 這一年換的第三家幼兒園了。
剛開始閨蜜還以為這名孩子的家長比較挑剔,對幼兒園要求高。現在才發現, 原來這名孩子一年內頻繁換幼兒園,是他太能「惹事」,被其他兩家幼兒園「勸退」了。
這樣的「熊孩子」對于幼師來說,就像是一塊燙手的山芋,無論哪個老師都不愿意自己的班級里有這樣的「搗蛋王」。
并不是老師們沒有信心和耐心改變這名孩子,而是幼兒園是集體生活,這樣的孩子勢必會對其他小朋友造成影響,給他人造成傷害。
一些有經驗的老師們看到這樣的孩子都會感嘆: 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錯不在孩子,而是在家長,孩子的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其實像這樣的孩子,即便是一年內換上 5次,甚至 10次幼兒園, 都是無濟于事的。
因為從孩子各方面的表現可以看出,他目前的狀態,還不能夠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家長們與其逼著孩子上幼兒園,不停地給孩子收拾「爛攤子」,還不如將孩子領回家去,等孩子具備了上幼兒園的能力,再考慮送孩子上幼兒園。
孩子什麼時候上幼兒園,不能光看年齡,而是要看孩子是否具備了這幾種能力
✔有一定的專注力
在計劃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父母們就要著重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專注能力強的孩子,可以 在課堂上面坐得住,能專注于老師所講的內容。而專注能力差的孩子有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坐不住,很容易分心。
如果孩子連五分鐘的專注時長都沒有,父母們就不要急著送孩子去上幼兒園。
孩子的專注能力差,和父母的教育有著很大的關系。在平時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父母們要多注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很多時候是孩子的「決勝力」,是孩子學習能力的一種。
✔有一定的表達能力
父母看孩子是否適合上幼兒園,還要看孩子是否具有一定的表達能力。能夠表達出自己餓了、渴了、想上廁所等基本需求,如果孩子連基本的表達能力都不具備,上幼兒園對他來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由于基本的需求沒法被滿足,孩子也會逐漸對幼兒園產生抵觸情緒,不愿意再上幼兒園。
像閨蜜班里的「熊孩子」,3歲多了,表達能力依舊很差。很多時候他的 需求沒法被滿足,他就會表現出憤怒、生氣等情緒,甚至還會出現攻擊性的行為,以此來獲得存在感。
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家長們很有必要多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
✔有一定的自理能力
閨蜜注意到,班里那個調皮的男孩已經3歲多了,自理能力依舊很差。他甚至 無法獨立穿鞋,每次看到別的小朋友自己穿鞋,他卻做不到,他就會生氣,將鞋子亂扔。 孩子的自理能力差,其實不能怪孩子,要怪只能怪父母。
很多孩子在家里被寵成了「小公主」、「小皇帝」,過著「衣來伸手」的日子,自理能力非常差。在家中,孩子可以享受到VIP的待遇,因為孩子擁有多位家人的愛護。
但是到了幼兒園之后,孩子必須適應集體生活,老師沒法像家長那樣給孩子提供無微不至的「一對一」服務。
如果父母沒有教會孩子一定的自理能力,等孩子上幼兒園之后,他 很容易產生挫敗感。
✔有一定的社交能力
如果不想一直給孩子收拾「爛攤子」,不停地和別的家長賠不是,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父母就要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強的孩子,是有禮貌的孩子,能友善地和別的孩子相處。社交能力對于即將開始集體生活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結語
孩子出現問題之后,父母們要想的是如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提升孩子的能力,而不是簡單地給孩子換個幼兒園。因為孩子的問題,很多時候不是換一個幼兒園就能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