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的教育水平不斷提升,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是非常重視。但孩子最初接觸教育都是從識字開始,不過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在幼兒園時期沒必要識字。
家長認為讓孩子過早接觸學習,會讓孩子厭學。
很多家長都覺得,不識字也沒有關系。畢竟孩子現在正是 貪玩的時候,而且這也是上小學才開始學的東西,那時候再學也不晚。
不過只有經歷過的家長才知道,孩子只要進入小學后,不識字的孩子適應起來是有多困難。所以如果家長不注重了解,也會 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學業。
幼兒園期間到底有沒有必要識字?又會出現哪些差距?
首先家長要明白的是,雖然是上小學,但上面的每一個字老師并不會一個一個地慢慢來教孩子。可能老師讀題的時候會帶過一下,甚至有些孩子 并不明白這個字的意思。
因為老師覺得這些知識都是幼兒園教過的,就沒必要在這上面浪費時間。并且一年級的老師教學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對于識字量比較少的孩子來講, 也是一個大挑戰。
需要同時學會這些字,并且還要同時消化老師教導的內容。如果孩子識字量少,在閱讀時候也會很困難,寫字也是更加困難。時間長了孩子 自信心也會被磨滅,最后越來越討厭讀書。
甚至如果在考試中,都很難看懂題目,一旦看不懂,考試成績也會很差,嚴重影響孩子學習的 積極性。而且理解能力也一般,老師布置作業后,也沒有興趣主動完成,可能會出現家長輔導作業的現象。
時間長了孩子也會變得 自卑,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一個字不認識沒關系,但是當很多字別人都認識的時候,只有孩子自己不知道,孩子也會受打擊。并且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一直靠后,很容易被老師認定為不愛學習的孩子。
所以孩子在幼兒園期間還是有必要識字的,因為如果孩子識字多,那麼上一年級后,考試的時候一下就能知道題目的含義,也能夠 快速做出解答。
而且識字的孩子也能獨立完成作業, 學習主動性也會更高。并且識字的孩子也會變得更加自信,因為他們有了一定的識字量,所以不管是在認字還是寫字,或者是閱讀等方面,都會更加輕松。
大量的生詞對于他們來講都是熟字了,只需要把個別不認識的字,強加練習即可。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他們也會 更加有成就感,從而也會越來越熱愛學習。
那麼應該如何正確地教會孩子認字,實現自主閱讀呢?
很多小學老師都會要求學生多閱讀,因為這樣能 增加識字量。也就是讓孩子在閱讀中識字,幼兒園期間,孩子學習識字的途徑就是讀課本。
家長也可以用手指著字,邊指邊教孩子閱讀。如果有了識字的基礎,那麼孩子就可以更快地 自主閱讀。
而且識字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能夠讀出一個字的讀音,并且了解字的意思。最后能用自己的 思維練習和語言的表達,只有這樣識字孩子才能記住字的本身。
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在玩中識字,利用一些卡通場景,讓孩子 邊玩邊記,這也能讓孩子快樂地學習,沒有那麼枯燥。
并且也要抓住識字的 敏感期,讓孩子能提高興趣。可以通過各種文字游戲,讓孩子能夠清楚地了解不同文字的趣味。
或者通過各種繪本,讓孩子認識更多的字,從而愛上閱讀,即使在上小學后,也能跟上老師的節奏。家長也要幫助孩子好好選擇學習方法,這樣也會讓孩子的 求學之路更加輕松。
總結:
總體來講孩子識字還是很有必要的,識字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把其他孩子比下去,更不單單是為了上小學做準備,更重要的是 能力的提升。
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理解能力等多種能力。識字也并非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而是讓孩子感覺識字不那麼累,反而覺得能 從識字中找到快樂。
這也能提升孩子的能力和自信心,所有事情都是 從娃娃抓起的。所以要讓孩子從小識字,并且愛上學習,這樣對于以后的學習和未來的發展也是有所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