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3歲好還是4歲好?父母送錯了,娃差的不是一兩年

Wendy媽 2023/03/09 檢舉 我要評論

孩子3歲上幼兒園,這好像是一種共識。當然,也有很多父母覺得3歲還小,讓孩子4歲再上也不晚。

對于3歲還是4歲好,家長們都有不同的意見。

有些人覺得,孩子到了3歲就該去學校了,因為他要社交啊,每天一個人悶在家,會影響他認知發育。

也有些家長認為,孩子3歲經常話都說不利索,去到幼兒園容易吃虧。等到了4歲,大一點會好些。

孩子上幼兒園,3歲好還是4歲好?父母送錯了,娃差的不是一兩年。

一:為啥孩子不想去幼兒園?

從心理學上來講,孩子能長時間和媽媽分開,大概是3歲以后。也就是3歲左右,確實是孩子入幼兒園的恰當年齡。

但年齡,卻絕不是唯一的標準。

因為有些孩子,3歲去到幼兒園,完全可以適應,沒有啥問題。但有些孩子,哪怕3歲多,甚至4歲入園,他也會遇到各種困難。

所以說,我們最先要考慮的,不是3歲或者4歲這個年齡點,而是孩子自身的狀態。

●3歲的孩子不愿去幼兒園

如果你家3歲的孩子,去到幼兒園很長時間都不適應。別的小朋友已經能蹦蹦跳跳去園里了,他還緊緊抱著你哭喊:「媽媽,我不要上學。」

那很可能,是孩子還沒有和你完成 「心理上的分離」。

《捕捉兒童敏感期》書中提過一句話: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在不斷練習與媽媽分離。

尤其是學會走路后,孩子更是離開媽媽的懷抱,奔向新奇的世界。但這時候,孩子跑一段,就會回過頭來看看媽媽是不是還在。

如果媽媽在身邊,那他就會放心大膽地繼續往前跑,因為他對媽媽充滿強烈的信任感。

但如果孩子回過頭,卻發現,媽媽不見了。這時候,他會恐慌,也顧不上跑了,先找到媽媽要緊。

更重要的是,他沒能建立起安全感。

當一個孩子,對媽媽充滿不信任、認為媽媽不會及時保護自己的時候,他就會不安,也不想與媽媽分開,從而粘著媽媽,不愿去幼兒園。

沒有與媽媽完成心理上分離的孩子,若被強行送到幼兒園,他很容易出現如害怕、緊張、恐懼等心理問題。并且,即便去幼兒園很久,他也難以適應。

●4歲還不愿意去

布妞就屬于4歲還不想去幼兒園的這種。

我本想著她3歲還小,4歲再上學吧。沒想到,即便到了4歲,她每天回來的第一句話也是:「媽媽,我不想上學。」

反反復復,說了幾個月,弄得我一度懷疑自己。

後來我才知道,她是沒有與我形成緊密的依戀關系,出現了較嚴重的分離焦慮。

0-3歲是孩子與父母(尤其是媽媽)形成依戀關系的關鍵期。但恰好,布妞1歲后我就忙工作,很少帶她了。

沒有形成緊密依戀關系的孩子,會認為,離開媽媽就是被「拋棄」了。他去到園里,所有的心思都是「想媽媽」,不愿意去探索新世界和融入新的環境中。

孩子過于焦慮,哪怕到了大班,他也還可能不愿意去上幼兒園,因為他害怕與媽媽分開。

當然,除了以上這兩種心理上的原因,還有一種可能是你給孩子選的幼兒園不適合他。

我在小區碰到一個小女孩,天天哭著不去上學,到了幼兒園門口死活不肯進。後來,媽媽得知是幼兒園老師比較注重效率,而女兒又是慢性子,跟不上節奏。所以,女兒討厭幼兒園生活。

後來換了家幼兒園后,孩子又愿意開開心心去上學了。

當我們的孩子,到了3、4歲卻還長時間不適應幼兒園生活時,我們就要綜合考慮,看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然后針對性地解決。

二:幫孩子完成分離

如果,孩子是因為心理原因,不愿意去幼兒園,那我們該怎麼幫助他呢?

①給孩子時間完成分離

如果幼兒園允許,那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園里待一段時間。剛開始可以是2個小時,然后減少到1小時,再半小時。

循序漸進,讓孩子練習與媽媽分離。有這樣一個過程,孩子也就慢慢能適應了。

②給孩子一個「安慰」物品

可以給孩子留下一件媽媽的物品,比如手串、發卡等,讓孩子在想媽媽的時候,就拿出來摸一摸、親一親。

孩子一般會在一個月左右,慢慢適應幼兒園生活。如果過了這個時間,孩子依然哭鬧不止,那我們就需要看看是否存在其他問題。

③接送時要態度堅定

我們把孩子送去幼兒園后,不要像把他「拋棄」了般,推給老師轉身就走了。也不要因為孩子哭,自己也站在那掉眼淚,遲遲不肯離開。

我們離開時,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然后看著他的眼睛告訴他:「媽媽愛你,等你放學的時候,我會早早地來接你。」

然后和孩子揮手再見,堅定地離開。

去接孩子時,也要笑臉相迎,告訴他:「媽媽見到你好開心啊。」

別說「媽媽好想你啊」,一聽你想他,他就更傷心了。

④如果實在難適應,推遲去

如果以上這些都沒用,那可能是你的孩子真的遇到了困難。若是幼兒園問題,不妨換一家試試,如果孩子還是不適應,那就暫停,推遲送他去。

因為孩子可能是心理上難分離,也可能是焦慮嚴重,我們要做的,就是先幫他克服這些困難。

擔心3歲不去幼兒園,孩子發育會緩慢?

但其實,4歲前的孩子,他在社交這塊發育得很少。即便一群孩子玩,他們也是各玩各的,不會團體協作。

只有4歲以后,孩子才會真正發展社交能力,想要融入團體中。

相反,如果孩子很難適應,而父母卻依然將3歲的孩子送去幼兒園,那他以后上小學,也同樣會經歷這樣的困難。

所以說,如果在心理上還沒準備好,孩子3歲就去幼兒園,到時影響的,可不止一兩年。

三:愛是治愈分離焦慮的最好辦法

《依戀的形成》中指出:媽媽的愛,是治愈孩子分離焦慮的最好辦法。

如果孩子3歲還沒有完成分離,那就推遲一點,4歲去也無妨。若4歲還是不適應,那就用愛,去治愈孩子緊張不安的分離焦慮。

我在知道布妞的心理狀況后,便大大減少了工作時間,每天接送她上下學。并且,她放學后,我就全程陪著她,不做其他事。

0-6歲的孩子,需要與媽媽進行非常多的肌膚接觸。所以,媽媽向孩子傳遞愛的最好方式,就是擁抱和親吻孩子。

我會時不時抱著布妞一頓親,并且告訴她:「媽媽好愛你啊!」剛開始不管我怎麼親,她都覺得不夠,後來相處多了,她會笑著推開我:「好啦好啦。」然后跑開去找別的小朋友玩。

我這樣做不到一個月,她的分離焦慮明顯好多了。除了偶爾會說「媽媽我在學校想你」,其余大部分時刻,都能開開心心去上學。

媽媽和孩子相處的這段時間,不要做其他事情,就把注意力全放在孩子身上。

當孩子感覺到自己是安全的、隨時被媽媽關注的,他內心的安全感就會慢慢建立起來,也就敢去探索周邊的世界了。

當然,媽媽可能會很忙。這時候,你需要向家庭其他成員求助,向寶爸或老人說明情況,請他們協助你。這樣,你才能全身心去陪伴孩子,幫他走出「不想上幼兒園」的困境。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