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當前的 素質教育已經不再以成績為孩子學習成果的 唯一論據,但家長們希望孩子有好成績、進入一個好的學校的愿望是始終沒有過改變的。家長們希望孩子 成為學霸,有優異的學習成績,考試的名次也能夠 占據排行榜的前列。
但現實可能是,家長們 催促督促孩子們學習,但孩子的成績可能依然不如人意,費心費力也沒有成果。 如何讓孩子成為學霸呢?家長們苦苦尋求辦法。令人慶幸的是,我國近代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早就給我們準備好了 答案。
先生葉圣陶曾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 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他還專門寫了 《習慣成自然》、《兩種習慣養成不得》等文章,提醒家長、老師和孩子習慣的重要性!
在葉圣陶先生看來,想讓孩子成為學霸,要幫助他們養成三個好習慣,特別是第二個。
一、 會預習和復習功課的學習習慣
會預習的孩子 做事有準備性,會復習的孩子能夠懂得怎麼去 歸納總結知識。觀察班級里成績好的孩子,會發現他們都有預習和復習的學習習慣。同時,在每年的大學聯考狀元或者是學霸們的采訪中,可以發現他們的共同點之一就是從小就懂得 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預習和復習這件事,說起來簡單,但 長期的堅持還是很不容易的。
作為父母,就要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幫助他們培養起這種 學習習慣。在課前初步預習知識,知道自己在這部分的內容中,哪些問題 弄不懂,課上就能更加 清晰明了、 高效率地學習知識。在上完一堂課后,復習一章節的學習重點, 溫故從而達到知新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一定要讓孩子學會整理錯題本。學霸們都有一本知識點滿滿的錯題本,可以通過錯題本更高效地知道自己有問題的地方, 節約時間,做更多的事情。
二、能專注的好習慣
專注是指孩子在一件事情上,能連續保持多久的 注意力,可以做到專注的孩子才會有成為學霸的 潛質。有的孩子看書學習的時候,會出現總是 分心去做其他事的情況,父母們就會開始 責罵孩子不認真。
但是,其實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他們自己也 無法控制的,因為他們從小就沒有養成專注的學習習慣,他們專注的能力不夠,沒有辦法在同一件事上 堅持太久。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也出現了這種情況,不要用 規則強迫他們必須坐下來,而是要 轉換個思路去思考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
三、愛閱讀的好習慣
愛閱讀的孩子能了解更多的 外界知識,閱讀是拓寬孩子 知識面與眼界、 知曉道理的一個很有重要的 渠道。
廣西17年的文科狀元父親在分享對其女兒的教育方法時,就提到女兒從小就 愛看書愛閱讀,因此也為未來的學習 奠定了很好的知識基礎。
愛閱讀的習慣培養應該趁早。
在孩子學前階段就能給孩子 繪本進行閱讀了,孩子能夠從中 發展語言能力與 理解能力。
有學者曾有過相關 調查研究,證實了從小愛閱讀的孩子相比不愛閱讀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身邊一位 學霸媽媽是這樣談論她的 育兒觀念地:「對孩子的培養上,我選擇從小就給他們養成相應的行為習慣,當他們有了這樣的習慣以后,我就不用過多的去擔心他們的學習了。」孩子是需要從小就開始教育培養的,在他們還處在沒有完全 獨立的思考能力的時候,父母就要幫助他們 進行習慣養成了。
培養孩子的這三個習慣,父母要懂得循序漸進。
一、認識自己孩子的水平,從孩子實際情況出發,不能拔苗助長。
二、不急于求成,不求速成班的效果,學會慢慢來。
三、保持耐心,給孩子足夠的空間
對孩子來說,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呢? 葉圣陶先生說, 教育是幫助孩子獲得良好的習慣。想通過教育讓孩子成為學霸,幫助他們養成相應的習慣遠遠比一味的命令效果來得好。
幫助孩子養成預習與復習的習慣,預則立不預則廢,在復習中達到知新;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抓住他們專注力發展的關鍵期;幫助孩子獲得愛學習的好習慣,給他們講故事,同時也鼓勵他們講述故事、多讀故事,愛閱讀,愛知識。 有了這三個好習慣的孩子,也能成為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