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小區帶娃玩的時候,有家長資聊下班學期孩子入園的時候。
有的家長說,孩子已經3歲了,下半年就要入園了,不知道要去哪個幼兒園,也有家長說,孩子下半年就要3歲了,也在考慮去哪所幼兒園。
面對孩子的入園問題,我們好像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3歲必須入園嗎?
在很多人看來,好像孩子三歲了就必須要入園,畢竟孩子已經到了入園的時間。
但其實即便是孩子三歲了,也不一定非要入園,若是沒有給孩子準備好,入園太早,對孩子來說,反而是一種傷害。
國家的建議是3歲到3.5歲的孩子的,就可以入園了,于是很多父母不考慮孩子自身的問題,就覺得時間到了,孩子就要入學了。
這樣對孩子來說,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孩子什麼時候入園比較好
國家規定的孩子入園時間3-3.5歲,可若是孩子的自理能力,還有分離焦慮比較嚴重的時候,我們就不能著急送孩子入園。
這樣送孩子入園,對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會傷害孩子。
其實只有你留意就會發現,有些孩子去幼兒園之后,表現很好,很喜歡上學,而有些孩子去了幼兒園之后,什麼都不愿意去做,表現看起來很不好。
其實這些表現不好的孩子,還沒有達到入園的標準。
之前我送孩子入園的時候,孩子能夠自己上廁所,也能夠說出來自己要去上廁所了,重要的是,中午的時候,孩子能夠自主地睡覺,也不要人哄著,到了時間就要瞌睡了,而且能夠自己吃飯,雖然吃的不是很好,但是卻可以自己喂到嘴里了。
其實,一旦孩子可以做到這些的時候,就可以送孩子入園。
當時我送孩子入園以后,孩子不僅沒有覺得不好,還很習慣,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也很開心,畢竟孩子習慣,孩子不難受,這對孩子來說,是很好的一件事。
所以,孩子不是到了3歲就要入園,而是要看孩子是不是如何入園的條件。
過早入園對孩子并不是一件好事
其實,對孩子來說,即便是孩子3歲了,卻沒有上面的這些能力的時候,我們即便是送孩子入了幼兒園,對孩子來說,并不是很好的一件事。
因為這種時候,孩子不會被老師所喜歡,不會被老師所重視,這種時候,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傷害。
朋友小南當初把孩子送得太早了,最后,導致孩子不喜歡去上學,也讓孩子變得很自卑,到現在孩子雖然大班了,但是依然很自卑,小南一直都很后悔把孩子送早了。
小南的孩子是依賴心很重的那種,離開小南就不行,會害怕,會一直哭泣,重要的是,孩子的自理能力也不行。
孩子不會自己吃飯,需要人喂,才能吃下去,另外孩子不會和他人交流,特別是有孩子欺負的時候,不懂得保護自己,除了哭什麼都不做。
而那時候,小南的孩子就不被老師所喜歡。
早晨小南送孩子到門口,孩子會哭很久才會進入,最后還是被老師強行抱進去的,進去以后,孩子會繼續在角落哭泣,一開始又有老師專門陪著,但是有與太麻煩了。
早上剛到學校,就需要老師哄著,吃早餐的時候,需要老師喂,平時的時候,配合力也很低,很多時候,老師帶大家去玩的時候,他總是一個人在角落,中午吃飯需要老師喂,睡午覺需要老師專門哄,最后晚上吃晚餐的時候也是這樣。
對老師來說,這樣的孩子很麻煩,會增加老師很多的工作量,所以很多老師都是不喜歡的,老師不喜歡的時候,孩子能感受到,就越來越不喜歡去幼兒園了,也不喜歡和小朋友玩,總是很孤僻,也很自卑。
小南說,這都要兩年多三個月了,孩子依然很自卑。
送孩子入園,并不是越早越好,也并不是到了時間就要送,而是要看孩子的情況,當孩子生理和心理達到要求的時候,我們可以送孩子入園。
若是沒有達到,就最好先別送,這對孩子來說,沒有任何的好處。
準備好6項能力,孩子就可以入園了
孩子雖然年齡到了,但若是實際心理年齡不夠,智理能力不夠的時候,送孩子去幼兒園對孩子來說,就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重要的是,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所以,我們要提前讓孩子熟悉幼兒園,了解幼兒園,擁有能夠適應幼兒園的能力。
那麼我們可以提前培養孩子的下面這6大能力,當培養起來了,孩子就可以順利進入幼兒園了,而此時我們也不用擔心,孩子不適應了。
(1)培養孩子獨立吃飯的能力
在幼兒園孩子吃飯比較慢,老師是能夠接受的,甚至吃得不夠好,老師也是能夠接受的,但若是孩子完全不會吃飯,不會拿勺子,老師就會比較煩。
畢竟不是帶一個孩子,而是很多個,老師不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一個孩子的身上。
所以想要一入園,孩子被老師喜歡,孩子有自信,首先要讓孩子能夠獨立吃飯。
可以自己拿起小勺然后自己吃飯,當孩子做到這一點的時候,很多老師都會喜歡。
(2)教會孩子自己提褲子
很多孩子在家的時候,上廁所都是父母幫著提褲子,意識孩子不會自己提褲子,只需要上廁所就好了。
但是孩子去幼兒園以后,不會脫褲子,不會提褲子,一旦孩子著急上廁所就很容易來不及,上在了褲子上,一次兩次還好,若是次數多了,別的小朋友笑話,老師也不喜歡。
孩子就很容易自卑,覺得自己很笨,自己很多事情都做不好。
所以想要孩子在幼兒園適應,想要孩子在幼兒園開心,就要讓孩子自己去提褲子,當孩子自己學會了提褲子,脫褲子的時候,自然適應的會比較快。
(3)養成規律的作息
幼兒園和家里不一樣,幼兒園有規律的作息,孩子若是在家的作息不規律的時候,就很容易在幼兒園不適應規律的作息。
所以,我們在家的時候,就要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
比如按時起床,然后吃早餐,吃午餐,睡午覺,吃晚餐等,孩子有了規律的作息之后,在幼兒園也就會很適應,會很習慣。
平時在家的時候,我們就要提前培養孩子的作息,讓孩子京造適應規律的作息。
(4)培養孩子基本的自理能力
有很多孩子在家的時候,完全沒有自理能力,什麼都靠父母,自己的玩具也全靠父母去收拾。
一旦孩子有這樣不好的習慣,在幼兒園就不懂得去整理自己玩的玩具,自己看的繪本,而是弄得到處都是,一旦是這樣,我們就會發現,老師很不喜歡,而孩子也會感覺到不開心。
我們要提前去培養孩子的這項能力,讓孩子習慣于自己去整理,自己去收拾,當孩子擁有了這樣的好習慣以后,不僅老師會喜歡,還會經常表揚,這樣的孩子,在幼兒園才會更有自信,也才會更開心。
(5)教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
有太多孩子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感受,不管是什麼感受都用哭來表達,在家的時候,我們很熟悉,很了解,知道是什麼原因,但是在幼兒園我們是不知道。
老師也是不知道的,當孩子哭了,老師會不知道孩子為何哭,所以我們要教會孩子去表達。
比如自己冷了,自己餓了,自己渴了,飯燙了,被小朋友欺負了,想上廁所了,身體哪里不舒服,等等一系列的表達。
當孩子會表達了以后,不管遇見什麼樣的問題,都能告訴老師,老師也知道要怎麼辦,這樣孩子才會在幼兒園待得舒服。
(6)不欺負他人,學會保護自己
在幼兒園我們最怕的就是孩子不會保護自己,被小朋友欺負,這種時候,我們一定很難受,也很擔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
所以我們要提前教會孩子,不去欺負他人,也要學會保護自己。
比如不讓孩子抓傷別的小朋友,不讓孩子打人,踢人,推人等,除了教會孩子不能打別的小朋友,還要教會孩子要學會保護自己,比如別的小朋友欺負了,要及時告訴老師和家長,千萬不能一個人忍著。
也要告訴孩子如何告訴老師的話語,這樣孩子遇見這樣的情況,就知道該怎麼辦了。
幼兒園,看似很小,但其實也是一個社交場,想要孩子快速適應,那麼我們就要提前培養孩子的這6大能力,當孩子擁有了這6大能力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孩子會越來越喜歡。
其實,孩子上幼兒園前,我們父母要先學會培養孩子,讓孩子擁有合適的能力,當孩子擁有了,我們就不用擔心孩子不適應,孩子去了會不習慣等問題。
所以,若是你的孩子9月份要入園,那麼從現在開始就去培養吧!當你去培養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入園之后會很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