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家庭養出的孩子,容易成為任人捏的「軟柿子」,家長要注意

Wendy媽 2022/08/29 檢舉 我要評論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快樂成長,希望他們 懂事乖巧,隨著孩子漸漸長大開始融入不同的 集體,接觸的人和環境范圍變廣,也會面臨不同 挑戰

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有沖突,尤其是孩子,缺少與人相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遇到與他人產生摩擦時受到 委屈無法避免,也無法 預測會遇到什麼問題。

作為父母一直都盡全力 保護孩子,但是并不能時時陪在身邊,所有的問題都替他解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教給孩子如何與人相處,如何 自我保護

父母教育方式決定著孩子是否成為「軟柿子」

電視劇《小舍得》中,成績優異而家庭條件很差的米桃被歡歡聯合班里其他同學孤立 排擠,米桃內心非常委屈,在無助的時候她向父母說出自己的 困惑

媽媽聽到后立刻反問「歡歡是你好朋友,怎麼可能欺負你」,米桃講了,自己在班上管紀律歡歡卻有意搗亂,發作業本時她不接,米桃擔心其他同學受到影響都認為她 軟弱而欺負她。

米桃從媽媽那里沒有得到 安慰,卻被責備不懂事,爸爸也 質問她」為什麼不欺負別人呢?」這對父母在孩子無助的時候,沒有安慰,沒有給出有效的方法,反而是一頓 質疑和責備。使得米桃的委屈無處傾訴,不僅得不到應有的庇護反而被父母責備質疑。

孩子遇到問題在 無助的時候找父母, 這是出于一種信任和依賴,如果換來的是 漠不關心甚至是一頓指責,只會使孩子喪失對父母的信賴,這樣的信賴往往直接影響孩子遇到問題的態度和 自我保護的能力。

鄭淵潔的童話故事《智齒》中,一位叫小新的女孩兒在學校被懷疑偷東西,老師表示如果不交代就要通知家長。讓人出乎意料,小新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大聲說「你們都冤枉我,我要回家告訴爸爸」。

被叫家長對大多數孩子來說是害怕的事,而小新不僅不害怕還要把 委屈告訴爸爸,驚訝之余也讓人羨慕,這足以表明爸爸在日常生活中給予了她足夠的信任和 依賴

《奇葩說》嘉賓高秋梓在節目中說,自己不管開心和不開心的事都會告訴爸爸媽媽,因為不論遇到什麼事父母都是他的 后盾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很重視教育,家長也希望孩子能快樂成長,但一部分孩子由于性格懦弱成為被人捏的「 軟柿子」,這與父母不當的養育方式有很大關系。

這3種家庭養出的孩子,容易成為任人捏的「軟柿子」

對孩子來講父母是他最親近最 信賴的人,遇到委屈和問題時,他們第一時間會想到爸爸媽媽。父母的態度和回應 方式,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這3種家庭父母的行為養出的孩子很容易性格 懦弱

1、父母太強勢

很多家長自認為是為孩子好在 保護他們,事事操心事事安排,一旦孩子有不同想法很快被父母 壓制,孩子失去了成長和獨立的機會,長大后也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

生活在父母 強勢的家庭,孩子習慣了聽從,不知不覺成為討好型人格,一旦脫離開父母的懷抱,變得膽小怕事,即便遇到不合理的待遇也不知道怎樣 保護自己,不敢反抗。

2、培養孩子過度懂事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孩子懂事兒,如果規矩很多, 過度謙讓甚至違背孩子意愿,這樣的懂事很容易讓他成為一個忍氣吞聲的人,不懂得拒絕,不懂得為自己考慮。

3、父母經常忽略孩子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 陪伴,父母給予的安全感和溫暖是他最大的力量,被父母重視的孩子充滿安全感充滿自信。而時常被忽略的孩子內心安全感缺失,被最親近最信賴的父母 忽略,喜怒哀樂任何感受不被重視,孩子會產生自我懷疑,認為自己并不重要,也不會重視自己的感受,很容易形成 敏感自卑的性格。

這樣的孩子即便在外受了委屈也不敢告訴父母,因為得不到溫暖的 回應,只能默默忍受,時間久了自然而然成為他人眼中 好欺負的孩子,成為任人捏的「軟柿子」。

父母這樣做, 讓孩子成為一個強大的人

孩子出生后猶如一張白紙,他的性格怎樣,成為什麼樣的人,與成長 壞境和父母的養育方式有直接關系。把孩子養育成一個強大的人,有良好的人格和獨立自主意識 ,善良又有保護自我的底線,就要把握好幼兒時期塑造性格的關鍵階段。

首先作為家長要培養孩子 內心強大,溫和謙遜有禮貌但不軟弱,不主動侵犯他人,但當自己無故被侵犯時,敢于 反擊,能勇敢站出來 維護自己的利益。

其次,父母要給予孩子足夠的 信任,不管他遇到任何事,求助于父母要積極 回應,做他最堅強的后盾。

除此之外,父母要給孩子樹立 榜樣,做正確的示范,父母首先要做強大的人,不侵害他人利益,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敢于為自己 辯護,父母的勇敢也影響孩子變得 勇敢

結語:

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孩子 性格也會不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式也有區別。有的孩子在遇到沖突時能很好地解決矛盾保護自己,也有很多孩子性格 懦弱,一直是受委屈的那一方,時間久了被當做「軟柿子」捏,這與父母的 教育方式和處事方式有很大關系。父母給孩子足夠的 安全感和信任感,讓孩子成為內心踏實 堅定和勇敢的人,在任何環境下都能保護自己。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