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其他比較沉默的孩子,可能現在大部分家長都想把孩子培養成為性格大方活潑開朗的樣子。
畢竟這種情景彰顯了孩子自來熟的性格,但也是高情商的表現,對于孩子的學習和發展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清楚,過分的活潑對于孩子就是一種傷害,甚至還有可能被指沒教養。
有一次去上班,坐在捷運上的時候突然上來了一對母子。本來十分安靜的捷運突然就像是遇到了一群嘰嘰喳喳的小鳥一樣,變得更加地躁動不安。
孩子一上來就不顧其他人的眼光,開始和媽媽款款而談自己在學校里面遇見的事情,甚至這種大聲狂笑的方式延續了一路。
等到他們下車之后,一些人就開始議論這個孩子沒教養,而父母也不懂得教育孩子。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來,這種過分活潑開朗的孩子也并不是最好的。要是父母不懂得教育,以后很有可能被別人指沒教養。
那麼,對于這種過分活潑的孩子父母到底應該如何管教呢?
其實孩子的性情就是體現在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上面,而作為父母就要考慮讓孩子從小事做起,懂得自己開朗活潑的分寸,而不是一味的不顧及場合、不顧及時間。
①在大人說話的時候教育孩子不要插嘴
我們心目當中長輩和晚輩其實界限分得非常清晰,那麼當大人說話的時候,孩子是不應該去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當然平等地交流除外。畢竟大人說的事情,以及他們的經驗都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孩子這時候來插嘴就顯得很沒禮貌。
②不懂得餐桌禮儀
正所謂食不語,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一個道理,但是實際上在聚會的時候大部分孩子總是十分的聒噪。甚至一些孩子還會嘰嘰喳喳地吵鬧說:「我要這個我要這個」顯得非常沒教養。除此之外,一些孩子也不考慮其他人要吃什麼,而是將所有好吃的都放到自己的碗里。這種情形的出現就暗示他對于別人的無視,雖然表現他強大的心理,但是父母還應該教育。
③去了陌生的環境之中,過分地喜歡搗亂
一些孩子我們不可否認他們確實是自來熟,不管是第一次去別人家還是最后一次去別人家,總是會表示出來他們自己的心態。面對別的孩子的玩具還有其他自己想要的東西,會拿出來玩,甚至不遵循別人的意見,讓我們遇到這種類型的人,就會感受到他們身上存在的問題。
④得不到東西就要搶這個玩具明明不是你的,你為什麼要搶我的?
我就是想玩一下,你為什麼不給我玩?不給我玩,我就要搶。
相信聽到上面這一段話,大家都感覺到十分的幼稚,實際上這就是一些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
可能他是真的想要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表現出來想要玩的心態但卻用錯了方式,這種搶的方式只會讓別人說:「這孩子真沒出息,這孩子真沒教養。」
我們想要培養孩子,其實就應該在他的語言行為方面進行一定的規范。
孩子活潑可愛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又應該把握一個度,所以當父母看到孩子出現上面幾種情況的時候,就要當即教育,而不是忍耐他們。
特別是當孩子小的時候,或許父母總是暗示自己孩子還小不懂事我不要怪罪他,其實等到真的慢慢養成這種習慣之后就難以改正,或許這種習慣還會陪伴他一輩子。
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一開始的時候進行教育規整,這才能讓他變得更加懂得利用自己的優勢,規避自己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