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可以晚一年上幼兒園嗎?孩子是否適合上幼兒園主要看這3方面

Wendy媽 2022/08/25 檢舉 我要評論

自從慧慧生了孩子之后,公公婆婆就從農村趕來一起幫著小兩口帶孩子。工作忙碌無暇顧及家庭的慧慧,對于公婆的幫助,很是感激。公婆都是質樸勤勞的農村人,在帶孩子這件事上,老兩口盡心盡力,對孩子更是呵護備至、疼愛有加。

眼看孩子就到了可以上托班的年紀,慧慧正在計劃為孩子挑選一家合適的幼兒園。

她原本想著公婆帶孩子辛苦了兩年多,可以趁孩子上托班的機會好好休息。沒想到公公婆婆卻對孩子上托班這件事持反對態度,他們認為至少得晚一年,等孩子4歲多了,才能送孩子上幼兒園,公婆的反對讓慧慧感覺非常為難。

公公婆婆認為孩子才3歲多的年紀,話都說不太清楚,還穿著紙尿褲,這麼小就讓孩子上學,實在是不忍心。晚上一年, 等孩子4歲多,再送孩子上幼兒園也不遲

而慧慧則認為,她單位同事的孩子都是這個年紀上學,在上了幼兒園之后,無論是孩子的表達能力,還是自理能力都有了飛速的進步。

慧慧認為自己家的孩子總是在家里,社交圈很窄不說,還學不到什麼東西,是時候讓他到幼兒園鍛煉鍛煉。

而老人們則認為,孩子這時候不需要學習什麼知識,只要玩得開心就行。兩代人的觀點有了分歧,慧慧第一次和自己的公公婆婆紅了臉。

在爭吵過后,慧慧其實也后悔,她覺得自己在這件事上面處理得很不妥當,無論如何都不能和公婆爭吵。其實慧慧也能理解公公婆婆不舍得孩子的心理,她自己其實也有些不舍,畢竟孩子還小,不知道他能否順利適應集體生活。

但是一想到「別家人的孩子」已經能識不少字,背誦不少古詩,慧慧就開始焦慮不已,自己的孩子現在還屬于「純玩」的階段,大字不識一個,表達能力更是差別的孩子一大截。

慧慧擔心,如果按公婆所說,再晚一年送孩子上學,自己的孩子會跟不上別人的節奏,產生自卑心理。其實慧慧作為一名母親,有這樣的焦慮情緒是可以理解的。

很多父母甚至比慧慧還要焦慮萬分,他們早在孩子幾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帶孩子參加早教班。雖然孩子經常在課上酣睡,但是父母們還是覺得這錢花得值。

現如今的家長們仿佛形成了「共識」,認為孩子越早接受教育,對孩子越好。他們不惜掏空了錢包,也要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而和大多數焦慮的家長不同的是,有一小部分家長,他們很「佛系」,不愿意「拔苗助長」,而是愿意遵循孩子自身的成長節奏。

比如明星霍思燕,在兒子嗯哼的上學一事上,就顯得不慌不忙。當別的孩子已經開始幼兒園生活,開始學習十八般武藝的時候, 嗯哼直到4歲還未上幼兒園。

霍思燕在這件事上有她的堅持和她清醒的認識, 她覺得晚一年送孩子上幼兒園,對于孩子來說, 尤其是男孩,是一件成長的禮物。

而我們也能感受到,霍思燕的堅持似乎有她的道理,嗯哼雖然晚一年上幼兒園,但是他在父母的愛的滋養中長大,和父母有了更多的親密相處的時間,舉手投足都顯示出他的自信、落落大方。

其實什麼時候送孩子上學,具體要看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的孩子就像不同的小樹苗,生長的速度不同。

對于有的孩子來說,提前一年上幼兒園也可以適應很好,而對于有的孩子來說,晚一年上幼兒園才是合適的。

所以,孩子適合什麼時候上幼兒園,父母別受到同齡孩子影響,應該著眼于自己的孩子,看孩子是否具有這三方面的能力。

孩子是否適合上幼兒園,父母要看這三方面

孩子是否具有一定的表達能力

到了幼兒園之后,孩子需要離開朝夕相處的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來到一個全新的環境。

如果孩子不具有一定的表達能力,他的需求很多時候無法及時被滿足,他的性格等各方面都會受到影響,可能會變得膽小,或者暴躁,具有一定攻擊性。

如果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好,能夠清晰地說出自己的需求,爸爸媽媽們就可以考慮給孩子送去幼兒園。

因為在 集體生活中,老師不可能每時每刻都能關注到孩子,并且猜到孩子的每種需求, 這時候孩子的表達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孩子是否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

除了表達能力之外,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如果孩子掌握了自主進食、自主如廁,自己穿衣、拖鞋等技能,孩子就能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因此, 自理能力和表達能力一樣,都是父母判斷孩子是否能去上幼兒園的標準。

孩子對集體生活的適應情況

父母考慮是什麼時候送孩子上幼兒園,一方面要看孩子的能力,另一方面則是需要關注孩子對于幼兒園的適應情況。

如果孩子對幼兒園非常抗拒,甚至性格都出現了變化,那麼爸爸媽媽們就不要著急,可以考慮 等孩子再長大一些再將孩子送入幼兒園。

寫在最后

晚一年上幼兒園的原則,并不適用于所有孩子,因為有些孩子天生適應能力強,能早早地適應集體生活。 而晚一年上幼兒園,對部分孩子來說,的確對他能有改變一生軌跡的影響力。什麼時候適合送孩子上幼兒園,父母們千萬別自己決定,還是要根據自家孩子的情況來判斷。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