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 心情和成年人一樣,時而 陽光時而 陰雨,父母 只希望看到孩子陽光的一面,大概出現陰雨時則會制止,長期受到制止會導致孩子 難以駕馭自己的情緒。
那天在外邊 吃飯,隔壁桌坐著一家人,吃著吃著感覺 隔壁桌的氣氛不太對,期間媽媽跟小兒子 對視了幾秒,眼看小男孩就要哭出來了,立馬被他媽媽 訓斥到「給你3秒鐘把眼淚收回去,3,2...」本以為男孩會哇哇大哭,沒想到真的硬生生地給 憋回去了。
當看到孩子完成憋回去的 任務時,這位媽媽接著說「是不是真的不難受了? 笑一個給媽媽看看」,當時感覺男孩的臉都 扭曲了,卻還是 擠出了一個笑容。
媽媽的 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個教育方法卻 很怪異,把孩子當成了一個木偶,木偶是不準有情緒的,只能 任人擺弄。可是孩子有孩子的心情,當感覺難受時自然會哭,這位媽媽不僅 沒有及時詢問孩子哭的原因, 而是利用父母教育的 霸權,強勢地讓孩子憋回去,這種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 越來越壓抑。
只有幫助孩子 正確表達自己,宣泄自己的情緒,才能緩解心理壓力,我們自己都做不到時刻保持微笑,又怎麼能要求孩子做到呢?人之所以有七情六欲就是因為這是合理的,學會 幫助孩子理解并接納自己當下的情緒,才能讓孩子 做情緒的主人。
而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無論講道理還是呵斥都是不管用的,相比之下做好以下四件事則更顯聰明。
1、找到孩子哭鬧的原因
朋友瀟瀟在對待 孩子發脾氣這件事采用 零容忍態度,她認為只要孩子哭鬧多半是無理由的,不能從小就這麼 慣著孩子。
但是 孩子每一次哭鬧并不是無理取鬧,可能因為今天想吃的東西沒有吃到,玩具被別的小朋友 搶走了等這些小事而哭鬧。而當孩子哭時,父母總會覺得這是自己 教育失敗了,因此會加入 生氣的成分去訓斥孩子,導致 雙方都不好受。
作為父母,應該盡早認識到孩子哭鬧的原因, 幫助孩子找到后加以分析,告訴他在什麼情況下哭是可以的,為什麼哭是不值得的,幫助孩子建立認知,而不是想哭就哭,想鬧就鬧。其實,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哭,不能把孩子的哭鬧和 懦弱、心理不夠強大掛鉤。
那天在 小區游樂場里,兩個小男孩正在玩玩具,在爭搶玩具中,其中一名男孩哭了起來,他爸爸急匆匆地過來,破口大罵「 你是個男子漢,為一個玩具就哭,真是沒出息!」
但其實,孩子之所以為了爭搶那個玩具是因為對方想要掰斷,而這個玩具正好是幼兒園老師獎勵給他的。
在孩子眼里,這個玩具 代表著榮譽,他在為自己的 榮譽而戰,的確是很man的一件事,可他爸爸卻管不了這麼多,直接說孩子 沒出息。后來他爸爸還教育他說「旁邊的弟弟比你小,你現在是大哥哥了,要懂得謙讓」。
雖然教育得沒錯, 但是卻會讓孩子感到迷惑,將來再遇到這些事的時候就會 壓抑自己的情緒, 努力扮演一個好哥哥,而犧牲自己最愛的玩具,而做到這一點,父母卻 感到欣慰,但與此同時,也讓孩子 失去了本該屬于他的樂趣并讓他的情緒 難以釋放,這樣的教育可以說是 無效而且錯誤的!
2、負面情緒的重要性
有一次下班回來, 樓梯里出現一個小小的人影還伴隨著抽泣聲,定睛一看后 才發現這是住在樓上的小東, 被父母教育了一番,原因是之前的 玩具被親戚家弟弟拿走了,想讓媽媽買一個新玩具,可是媽媽卻不讓,男孩帶著哭腔再次 央求媽媽再買一個,可是媽媽見狀立馬大吼著說「 再哭,我就把你扔出去」,緊接著直接將小東推到門外,讓他自己反省。
其實,男孩并不是無緣無故想買玩具,從孩子的角度看,心愛的玩具被搶走了心里本來就很難過,而 父母的不理解剝奪了他發泄的權利,父母認為玩具被拿走了就算了,但是如果你敢哭,那就要你好看,這樣的教育方法是在不妥當。
只有教會孩子 如何疏解自己的情緒,孩子自然不會苦惱,而是懂得從負面情緒中找到積極的力量,人在 消極的時候會變得更加 冷靜,而總是處于 興奮狀態會讓人變得 浮躁,但如果能夠 正確利用所有情緒帶來的好處,那麼就能夠讓人生過得更加完美。
一個知道 表達自己憤怒的人是一個有原則和底線的人,一旦被別人觸碰就會翻臉,這樣的人往往更能 得到別人的尊重。
但長期成長在 不能夠表達憤怒、生氣等負面情緒的環境下,會導致孩子的 人格變得扭曲,性格變得更加孤僻,即使是開心的笑了也只是 假裝,這樣的孩子你喜歡嗎?
3、接納自己的情緒,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如何教會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呢?通常,孩子情緒表達 最激烈的時候就是父母 教育孩子管理情緒的 最佳時機。之前孩子哭鬧的時候,我總是對他發火,動不動就說「 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
而我老公常常 批評我,這麼教訓孩子很 不明智,我當時還對此 不屑一顧。后來我觀察老公的教育方式,才發現我大錯特錯。在每次孩子哭鬧時,老公會慢慢 引導孩子,以 追問式方法找到孩子哭鬧的根源,他常會說「 沒事,哭出來一會就好了,時間不能過久哦,一會爸爸還想聽你心里的小故事呢」「哭出來是因為委屈難過對不對」。
其實,孩子大多數都是 因為委屈, 幫助他找到情緒的來源。
但并不意味著找到來源就可以了,還應讓孩子 學會控制情緒。當孩子感覺到特別憤怒的時候,讓他去 聽聽歌、跺跺腳,或者找一塊空地喊出煩心事等方式,讓他得到發泄,同時還應告誡孩子, 有情緒很正常,但是別人是不會為你的情緒買單的,不能因為自己不舒服而讓別人感到不舒服。
4、父母的態度能夠影響到孩子
大家都特別 反感孩子的哭鬧聲,一聽到就吼孩子,孩子越被吼就哭得越激烈。那天在公園里看到一對母子在爭吵,越吵男孩就叫得越大聲,男孩的媽媽也 不甘示弱,想著用最 高分貝的訓斥聲震懾孩子。不難看出,這位男孩正是在母親的「教導」下,越來越失控。
因此,當孩子在 鬧情緒時,首先 應該讓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孩子看到后也才會收起身上的「刺」,跟你交談,此時再教育孩子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