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也是國內非常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在孩子教育方面,他提出兩不管和三不慣的觀點。
1、孩子能獨立完成的事情不用管,穿衣、吃飯、做作業、做簡單的家務。這些事情是孩子應該獨立完成,而且能夠獨立完成的事情。家長最好不要管,特別是吃飯、穿衣這樣基本的事情,家長放手越早越好。因為家長放手越晚,孩子獨立能力獨立意識就會越差。
2、孩子能夠自己承受的挫折。家長不要管,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磕磕絆絆,只要不嚴重,家長就不要管。同樣孩子學習上的挫折與其他小朋友的小摩擦小矛盾。只有孩子自己能獨立處理,家長就沒必要參與。因為家長不參與可以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實際上是給予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3、如果發現孩子不懂得尊重他人,家長一定不能慣著,懂得尊重他人,這是孩子高情商最重要的素質之一。不懂得尊重他人就說明孩子情商太低,不善于和人相處,將來長大走向社會,當然也不可能取得事業的成功。
4、如果發現孩子缺乏責任感,家長一定不能慣著。孩子沒有責任感犯了錯誤不愿意面對,而是推位撒謊,逃避責任。沒有責任感的孩子大多貪圖安逸、膽小怕事,被積極向上的事情消極懈總。這樣的孩子不僅人格存在缺陷,所以家長發現之后一定要及時糾正積,極引導。
如果發現孩子脾氣太大,有的孩子一不如意就撒潑打滾,大發脾氣。這時候家長一定不要慣著,不要輕易滿足他的無理要求,因為一旦滿足了他的要求,他就會形成心理定式,誤以為發牌氣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久而久之只會讓孩子脾氣越來越大,無法無天。根據孩子的生長特點,家長糾正孩子的這種壞習慣,一定要趁早。
最好在3歲以前,如果孩子年齡大了壞習慣一旦定型,尤其是進入青春期之后,家長想管也管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