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后,孩子常做3件事,偷偷逆襲小學霸

Wendy媽 2023/02/22 檢舉 我要評論

上了三年級,你會發現,拉開孩子差距的,從來不是課堂上,而是放學后。

放學后,孩子常做3件事,偷偷逆襲小學霸。

一二年級不分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

很多孩子到了三年級,學習起來就有些吃力,家長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于是就報各種課外輔導班,殊不知這樣正是讓孩子討厭學習的開始。

真正的小學霸都在這3個地方使勁兒用力。

①課后復習+預習功課

比較有規劃的家長,看到老師布置了不合理的作業,她會給孩子「撐腰」,自動減少一些以抄寫為目的的作業。

相反,她會用復習舊知識,預習新內容代替不寫的作業。比如:讓孩子拿出10分鐘給自己講講,這節課主要講了什麼,哪些生字需要多加注意?數學學到一個什麼新的概念?……

孩子輸出的過程,也是自己復習的過程,然后拿出10分鐘預習新的內容,這樣會讓孩子養成動腦思考的習慣。

②寫日記

現在是個「創作」時代,人人都要具備一個「提筆就能寫✍🏻」的能力。

為啥有的人讓她說,她可以說個不停,寫就寫不出來?

就是缺少總結能力,假如讓孩子把自己一天的內容總結成300字日記,那麼孩子的寫作能力就會突飛猛進。

③課外知識積累

同一名教師,同一節課,為什麼有的孩子可以一下子就吸收了老師的內容,而有的孩子學了半天硬是學不會?

關鍵就在于課外知識積累不夠,凡是一聽就懂的孩子,她的知識面還是比較廣的,她可以把老師的新知識和自己已經具備的課外知識連接起來,從而形成自己的又一個新知識。

這樣持續下去,孩子的舊知識會越來越堅固,新的知識會越來越容易接受。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