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北大媽媽指出: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比什麼都重要!
改掉四個壞習慣,孩子的成績才會越來越好。
1.懶,寫作業的時候多一個字也不想寫,總是想著差不多就行了,這樣的孩子在學習上永遠都是「半桶水」。
2.散,不管是寫作業還是聽課的時候,注意力總是散的,沒辦法集中精神學習,專注力差,這是很多成績不好的孩子的通病。
3.慢,做事情總是磨磨蹭蹭,有嚴重的拖延習慣,總是想著等一下再做,學習效率非常低。
4.亂,生活特別亂,總是丟三落四,物品永遠不會放在固定的地方。
有這四個壞習慣的孩子,基本只有當學渣的份了。相反了,想要成績好,就得改掉這四個壞習慣。
那要如何改呢? 孩子懶,那就制定規則,把獎罰制度定出來,家長一起帶動,有人陪著,動力更足;孩子散,這是專注力出了問題,平時就多做一些專注力訓練。 孩子慢,那就制定計劃表,讓孩子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孩子亂,那就培養整理的習慣,家長做示范,帶著孩子一起整理。
要想孩子學習好,以下幾點最重要。
1、習慣養成不可馬虎。一年級孩子剛入學,學習習慣的養成一定不可遷就。認真書寫,一筆一劃都不可隨意照貓畫虎,否則就會一輩子寫成那樣,學會閱讀,家長一定要陪伴孩子,仔細聆聽,積極鼓勵,讓孩子充滿信心。
2、基礎一定要穩固。一年級知識看起來簡單,但每一個知識點都是在打基礎,猶如蓋樓一樣一磚一瓦都要認真檢查,每天學過的知識一定要督促檢查孩子的掌握情況,及時查缺補漏。
3、牢記有錯就改的好習慣。孩子的認知能力還很有限,容易出現偏差或者粗心造成小錯,記反了字形,搞錯了讀音,丟筆落點,算錯習題的現象經常發生,對于這些一定不可放過,發現就要立刻糾正,并適當重復練習加強記憶,否則長期下去錯誤就會越來越多。
4、當日事當日畢。孩子一下子進入比較繁重的學習當中,有些孩子適應不了,貪玩完成作業拖拉,孩子一哭鬧家長就遷就,這樣下去非常危險,因為有第一次就會有下一次,長期下去積累成患,再要糾正難上加難。
5、學會秩序井然。經常見到有些孩子書包凌亂,各種用品吃食一股腦塞書包里面,學習用品揉成一團又臟又破,經常丟三落四。家長要抽空檢查一下,幫助并教會孩子整理自己的用品,干凈整潔,隨用隨整,即用既到,這樣的好習慣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