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們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讓孩子讀書,受教育,考大學仍然是一條通往成功的便捷之路,是改變命運,提升階層的簡單方法。
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學習并不是那麼有趣,會很辛苦,很枯燥。
面對孩子的厭學不聽話,大部分父母選擇打罵。
對此,哈佛大學的校長德魯·福斯特給出了一條很好的建議。
一句「我不是什麼哈佛的女校長,我就是哈佛的校長」,讓人們記住了哈佛三百多年唯一一位女校長德魯·福斯特。
德魯·福斯特在一次演講中提到:自己每年給自己的一個規劃,就是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直至今日,她每年都會和孩子們一起去一個陌生的地方。
帶孩子去陌生的地方,已經成為他們家庭的一個傳統,這種行為的意義在于迫使孩子對自己和周圍的環境進行不斷的自我反思,并以此來不斷地進行變化,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哈佛大學女校長認為:當孩子不學習的時候,把孩子帶到一個不熟悉的地方,提高他們的水平和視野,讓他們看到蕓蕓眾生的生活,了解不同層面人物的生活觀,這比父母打罵更有用。
看過一個消息,一位父親因為孩子不學習,打過罵過甚至把孩子趕出了家門。
在聽到哈佛校長的這個育兒啟示后,他在凌晨3點,叫孩子起床。帶他去看早點攤上辛苦工作的人們。
父親告訴孩子:如果你以后想過這樣的生活,你真的不用讀書不用上學了,我送你去學技術學手藝。
孩子目睹了這些人的辛苦,他不想自己以后過這樣的日子。于是開始奮發讀書。
做父母的門檻很低,遇到孩子成長中的問題,比如不學習,不努力,貪玩等等這些問題,有時候我們會束手無策。
那麼借鑒成功人士的經驗就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這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教導孩子。
哈佛大學是世界上有影響力的高等院校之一,匯聚了大量的優秀人才,有人對哈佛大學學成的成長經歷做過調查,發現不管他們的父母背景,經濟條件,文憑如何,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理念和習慣都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