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光年外發現「超級地球」,一年有1900天,科學家已開始警惕

网瘾少女 2022/01/17 檢舉 我要評論

數百萬年前,一場變故讓原本生活在樹上的古猿紛紛踏足地面。經過漫長而艱辛的演化,茹毛飲血的古猿褪去了濃密的體毛,擁有了發達的大腦,並且創造了輝煌的人類文明。

二十世紀下半葉,先進的航太技術讓人類走出了地球,對整個宇宙有了更加清晰地認識。但是與此同時,一個難解的問題也開始在腦海中浮現:地球是唯一擁有生命的行星嗎?如果不是,那麼究竟有多少行星擁有和地球相似的自然環境呢?

事實上,雖然並未在宇宙中真正發現生命,但是幾乎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地球並非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目前,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太陽系),其中有49顆系外行星環境和地球類似,表面大機率有液態水的存在,而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系就是其中一個。

1915年發現的比鄰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恒星,從它的名字就可見一斑。距離地球4.2光年的比鄰星與半人馬座α雙星組成了一個標準的「三體星系」,也就是《三體》中出現的那種結構。

在《三體》中,三體人的生存環境極為惡劣,被迫演化出各種匪夷所思的方法來躲避亂紀元。而現實中的三體星環境其實和小說中的環境類似,因為比鄰星時常會「爆發」,將大量熾熱的太陽風吹到附近空間。

如果比鄰星附近沒有行星還好,這樣無論多猛烈的太陽風都不會造成多大影響,但是偏偏距離比鄰星750萬千米處就有一個行星——比鄰星b。

比鄰星b的質量約是地球質量的1.3倍,公轉週期約11.2個地球日。從整體上看,比鄰星b其實和地球一樣,都處于當前恒星系中的宜居帶上。

然而位置雖然和地球一樣,但是環境卻和地球大不一樣,比鄰星頻繁爆發的耀斑讓比鄰星b表面輻射嚴重超標,根據科學家們的推測,比鄰星b表面輻射至少是地球的400多倍。

如果比鄰星b真的生活著三體星人,那麼他們肯定已經進化成超強的DNA修復能力,不然根本無法抵禦如此強大的紫外線輻射。

事實上,根據最新的研究,比鄰星系或許不僅僅只有一顆行星——比鄰星b,很有可能還存在著第二顆行星。科學家們將這顆極有可能存在的行星稱為「比鄰星c」,並且根據現有線索推斷,比鄰星c的質量應該是地球的六倍以上,絕對稱得上「超級地球」。

不僅如此,研究還發現比鄰星c到比鄰星的距離,差不多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1.5倍。由于比鄰星溫度遠沒有太陽高,再加上距離恒星還很遙遠,所以鄰星c的表面溫度應該是極低的,甚至可能會低于零下234℃。

除去表面極低的溫度,比鄰星c的公轉週期也是遠比地球長的,它甚至達到了驚人的1900個地球日。

值得一提的是,比鄰星c存在的跡象,是由克裡特島大學和義大利都靈天文臺的科學家共同發現的,借助的是歐洲南方天文臺提供的高精度搜索儀器。而之所以能夠發現它,主要是因為比鄰星在某個角度和週期時會產細微的擺動。

當然了,由于距離恒星很遠,導致其對恒星的引力作用特別細微,所以比鄰星c是不是真的存在還有待進一步的考證,哪怕它存在的機率非常大。

其實如果確定比鄰星c是真的存在,那麼對于人類來說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甚至有些科學家已經開始警惕,因為行星在宇宙中普遍存在,那麼在某種程度上或許能夠說明生命甚至文明同樣也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說人類在宇宙中並不「孤獨」。

但是現實卻並未在宇宙中發現人類不「孤獨」的證據,這意味著什麼呢?按照科學家的推測,這種情況最有可能的原因有兩個,一個就是《三體》中提到的黑森林法則,宇宙或許真的是一座黑森林,每個在其中遊蕩的文明都會在發現對方時出手,不給對方反擊和發出「聲音」

的機會。

而另一個或許就是宇宙中有一個「大篩檢程式」,而這個大篩檢程式的過濾標準就是能夠進行星際旅行,也就是說每當一個文明發展到能夠超遠距離星際旅行的時候,就會被「過濾」掉,而過濾的方法可能是各種各樣的天災,例如小行星撞擊、宇宙射線爆發等等。

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麼宇宙中理應有許多文明,但是星際空間中卻未發現任何的痕跡。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