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暇時刷手機,看到了一段特別耐人尋味的視訊:
奶奶帶著孩子逛超市,走到榴蓮跟前的時候,孩子停住了腳步,而且露出了渴望的眼神。在這之前,她從來沒有見過榴蓮,也沒有吃過榴蓮,她想要嘗嘗這是什麼滋味。
結果奶奶在看了價格后,直接就拉著孩子走了,并且告訴她:這種東西聞起來臭臭的,肯定都是壞了的水果,賣這麼貴的價格,絕對是坑人的。甚至還說了很多嚇唬孩子的話,中心思想就是榴蓮又貴又臭,絕對不好吃。
視訊的下方,有近百個網友留言,大家給出了不一樣的看法。在這些留言背后,也代表著父母們不同的育兒觀念,相信他們教出來的孩子,性格、態度和習慣方面,也是參差不齊。
盤點網友千奇百怪的評論
@肆意妄為:說真的,榴蓮確實有些貴,老太太消費不起是正常的。小孩子就是這樣,總是對沒有見過的東西特別感興趣,說不定真的買了,她也不會喜歡,何必亂花錢呢?
@吱吱媽媽:就算沒有錢給孩子買榴蓮,也不應該在她面前詆毀榴蓮,更不能說出那些污蔑的話。若是日后跟同伴說起榴蓮,孩子有可能會搬出奶奶今日的一番話,場面該有多尷尬啊?
@安安奶奶:我也是孩子奶奶,或許不會給孩子買榴蓮,但是會選擇平替款,比如榴蓮糖、榴蓮酥、榴蓮蛋糕等等。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知道榴蓮是什麼味道,加深她的印象。
@悠悠媽媽:育兒路上,最忌諱的就是「騙人」,因為這樣的壞習慣,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不管買與不買,都得要真誠的告訴孩子,并且說出理由。任何時候,都不要以欺騙的方式跟孩子相處,除非你不想讓他成才。
特意挑選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網友評論,單從評論就能看出來, @肆意妄為還沒有成為父母,因為他還沒有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而是局限于榴蓮的價格、味道等方面。而其他網友的評論,必須給個大大的贊,每一個評論都值得學習。
貴的東西,要不要給孩子買呢?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要看怎麼買,因為每個家庭經濟不同。一斤榴蓮的價格,可能是普通家庭一天的伙食費,所以經濟壓力還是很大的。但是,父母可以將它作為獎品,用來鼓勵孩子;或者當做禮物,生日、節日時送給孩子。
當然,前提是父母要信守承諾,一旦和孩子做好約定,就不能再反悔。有了獎品的激勵,相信孩子會更加努力,畢竟有了心儀的目標,接下來只需要朝著目標不斷努力就好。
總是拒絕給孩子購買,或者用一些低級的借口欺騙他們,其實都是變相的傷害。無形之中,會讓孩子的眼界和格局被禁錮,從而陷入深深的自卑中。真正的貧窮,不是金錢上的貧窮,而是精神上。
別用太貴,去敷衍孩子
很多父母拒絕孩子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單純的兩個字「太貴」。父母說的理所當然,可是孩子呢?他們對金錢沒有太多概念,看著身邊人都在挑選,而自己卻被父母拒絕,內心肯定很難受。
而且「太貴」這兩個字,會成為孩子一輩子都擺脫不了的陰影。成年后,他沒有勇氣去專賣店,生怕會被價格嚇退,就算他有能力購買,還是會想起童年的記憶。因為父母的拒絕,讓他的金錢觀和價值觀都受到影響。
掙錢確實不容易,尤其是現在的社會,其實每個父母的壓力都很大。可就算如此,也要承擔起父母該有的責任,滿足孩子適當且合理的要求。若是覺得經濟壓力有些大,那就試著延遲滿足,既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又能滿足孩子的愿望。
多帶孩子去見見世面,就算不能給他提供好的物質條件,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去了解和滿足。視訊、圖書,或者是一次遠足,都能走出眼前的舒適圈,讓孩子了解不一樣的世界,打開他們的眼界,提升他們的格局。
寫在最后:這個世界上,最貴的是精神世界,是孩子無盡的求知欲望。在金錢面前,好奇心是貴重的東西,父母理應抓住每一次契機,趁此機會培養孩子。從現在開始,不要把「貴」掛在嘴邊,而是向孩子輸入積極向上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