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女兒堅持「三不要」「三要」,父母早知早好,孩子未來更容易幸福優秀

Wendy媽 2022/05/20 檢舉 我要評論

《養育女孩》一書中曾指出:女孩的生存空間正在變得更加復雜和危機重重,她們的現在和將來注定比我們的更豐富也更艱難。

為人父母,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而養育女孩,憂心更多,所謂養女方知世險惡。

女孩怎麼養才能讓父母放心?養育女孩的路上,堅持這幾點,可以事半功倍。

01

堅持「三不要」,讓女孩有勇氣做自己

養女兒一定不要給她太多枷鎖,讓她負重前行。

1、不要一味怪她

《82年生的金智英》中有一幕很扎心。

金智英晚上補習完,在回家路上遭遇跟蹤狂,于是發短信通知父親來接自己。

父親見到她,開口就是指責:「你干嘛去那麼遠的補習班,穿衣服要穿得體一些,瞧瞧裙子多短,還有不能逢人就笑,那就是問題所在,為什麼記不住?」

金智英說自己沒有笑,父親依然告誡她要時刻保持警惕,注意觀察,「沒躲開,錯的就是沒躲開的人。

遇事總是一味地怪女兒,后遺癥有多少?

被同學欺負了,父母一句「為什麼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結婚后跟老公吵架,回娘家,父母總是怪她「肯定是你做的不夠好」;

女孩天生比男孩更柔軟敏感,當父母遇事習慣責怪她,子女與之的距離由此而生。

從此,遇事再也不告訴父母,習慣將委屈獨自咽下。偶爾想說,卻已知開口得不到想要的熨帖,自然欲言又止,彼此漸行漸遠。

就像金智英,結婚、生女全職帶娃,什麼事情都自己扛。

當女兒漸大,自己想要出去工作,面對無人帶娃的困境,婆婆不幫忙,還總是呵斥她,金智英默默忍受,也從不對父母訴說求助,最終精神出現問題。

心理學研究發現,女性心理疾病的的發生率顯著高于男性。

尤其當女兒出嫁之后,是婆家的外人,是娘家的親戚,如果父母不能做女兒堅實的后盾,女兒在婆家在外遭遇風雨之后又能去哪避雨?

做女孩的父母,不要一味怪她,如此,她才有愿意訴說的勇氣,隨意回家的資本。

2、不要求「女孩要有女孩樣」

《少年說》中有個女孩,喜歡中性打扮,媽媽卻說:「不夠女孩子。」

因為媽媽骨子里認為女孩就要留長發,穿裙子,「女孩就應該文靜一點」。

可是女孩卻認為「女生不應該只有一個樣子」。

誰說女孩就該喜歡粉色和洋娃娃,而坦克和奧特曼就是男孩的專屬?

誰要求女孩必須文靜淑女,而男孩就可以叛逆活潑?

難道教師、護士只能是女孩的職業,而警察、軍人只有男孩可勝任?

不要用刻板印象鎖住孩子一生,絆住孩子多彩人生的腳步。

前陣子,答應幫女兒摘星星的航天員媽媽回來了。

如果王亞平從小被「女孩樣」束縛,那麼中國航天史上就少了一位女航天員,一個女孩的職業生涯就少了如此濃墨重彩的一筆。

女孩的潛力不該被「女孩樣」框住,那樣的人生注定會失去太多精彩。

性別有男女之分,但請別用「女孩樣」畫地為牢,因為優秀的女孩都是雌雄同體的。

3、不要求她聽話懂事

馬伊琍曾坦言對女兒的教育過于嚴厲,總是要求愛馬懂事聽話。

于是女兒成了她眼里乖巧的孩子,卻也失去了說「不」的勇氣。

直到有一天,愛馬回家說起她在幼兒園跟小朋友玩過家家,有個小朋友總要當媽媽,而讓愛馬當寶寶,愛馬也想當媽媽,只是不敢表達自己真實想法。

馬伊琍說:「你完全可以拒絕」,沒想到女兒卻直言:「我不敢」。

馬伊琍終于意識到,原來過于懂事的女兒,內心卻承載著如此多委屈。

懂事乖巧的標簽一旦貼上,委屈就源源而至,不敢拒絕,害怕別人生氣,一旦惹人不滿,低頭認錯的總是自己。

在家乖巧,出門大機率復制,小時候懂事習慣壓抑自己,長大后往往總是委屈自己。

走進戀愛關系里,一味的乖巧服從討好,只會換來對方的變本加厲的強勢欺壓。

要求孩子乖巧懂事,只會換來父母一時的省心,長久而言更多的是不放心。

王菲寫給女兒的歌中唱道:「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

學壞一定不好,但是不太乖的女孩也許更快樂。

02

堅持「三要」,讓女孩有能力應對生活的波瀾

養女兒最好給她一些鎧甲,讓她擁有自由的靈魂,也有選擇的智慧。

1、要給女孩開闊的眼界

有一期央視節目《對話》上,一名大四的女孩就提問:「現在社會上都說‘學得好不如嫁的好’,請問這一點是否有道理?」

主持人一語道破:「別讓時代的悲哀,成為你人生的悲哀。」

那些習慣說「女孩子早晚要嫁人,讀那麼多書沒用」的父母,剝奪的不僅是女兒的人生,也會讓女兒懷疑父母的愛。

有遠見的父母,都舍得投資鼓勵女兒多讀書,見世面。

一位網友講述了爸媽對她留學的態度:

高三時,有個留學機會,鄰居悄悄問我媽:「她是女孩子,花百萬供出國會不會有點不值得?」

我媽手一揮,二話不說做了決定「出!」

她說,一定要讓我多長見識,去看看大千世界的樣子。

女孩更需要開闊眼界,才不會輕易被哄騙。

開眼界提格局,站的高才能看得遠,見過山高海闊,才不會止步方寸之間。

多讀書,去旅行,用眼睛打開名家世界,用腳步丈量五湖四海,她會擁有更多選擇,且有能力選擇更優。

2、要舍得女孩吃苦

看過一段世界冠軍王楠女兒笑笑乒乓球訓練的視訊。

視訊中,5歲的女兒在標準球桌面前,身高略顯吃力,但是依然練習擊球,接球。

面對高強度的訓練,女兒漸漸累得氣喘吁吁,一時失誤,還不小心被球打中嘴,她沒有哭,只是用球拍遮住了臉,緩了緩,繼續練習。

老公忍不住問王楠:「你已經經歷了,為什麼還要讓姑娘吃這些苦?」

可王楠卻說,吃苦是為了讓女兒擁有強大內心和頑強意志。

嬌慣女孩是最淺顯的愛,舍得讓女孩吃苦才是最高級的愛,嬌嫩的女孩如同溫室的花朵,即使長大也無法讓父母放心放手。

舍得讓她吃苦,才能品嘗人生的甜,選擇了苦一時,也就避開了苦一世,世上沒有白吃的苦,每一寸苦都將為女孩內心強大、意志頑強添磚加瓦。

內心強大到什麼都打不倒,才是父母給女兒最堅硬的鎧甲,即使偶遇風雨,也可安穩劃過。

3、要給女孩豐富的愛

媽媽情緒穩定,積極肯定,給足女兒安全感和溫暖。

爸爸有擔當,樂于陪伴,給予女兒愛和力量,媽媽充足的愛,讓女兒精神豐富不荒蕪,爸爸滿分的愛,讓女兒人生闊步不迷路。

父母相愛而后給予女兒豐富的愛,使得女兒內不自卑,外不炫耀,有實力講究,也有勇氣不將就。

此后婚姻路上,有人呵護是公主,無人守護做戰士。不會輕易被不值得的人瞇了眼,絆了腳。

縱然所遇非良人,因為有父母豐富的愛打底,也可以灑脫轉身,而眼里的光不會少。

03

養育好一個女孩,可以造福三代人

養出一個讓人放心的女孩,是父母的終極期待。

有遠見的父母,總會努力把女兒培養成優雅、獨立、內心強大的女孩。

因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魚僅飽餐一時,漁卻受用一世。

老話說:養育好一個女孩,可以造福三代人。

確實,一個女孩所受的教育會直接影響了她后半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婚姻觀,以至于影響她撫養后代的方式。

很喜歡史蒂夫·比達而夫這段話:「 當你離開,一個優秀的女人會繼續生活,她還將把你教給她的一切傳給她的后代。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