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對于不少年輕夫妻來說,都以雙胞胎為目標。
畢竟,如果懷的是雙胞胎寶寶的話,就能避免再生育一次的辛苦和辛酸了,可以說是一勞永逸,不用多挨一刀。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雙胞胎好處很多,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比如說一次性家里多了兩個小寶寶,照顧起來肯定非常費力。
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讓老人幫著帶,但是問題來了,如果老人跟自己不在同一個地方,而且老人又沒辦法去家里幫自己帶娃的話,又該怎麼辦呢?
可能一些年輕的寶爸寶媽,就會選擇一個自己帶,另一個交給老人帶,那麼分開帶,又會對孩子產生怎樣的結果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01.雙胞胎男孩,一個「媽媽帶」一個「奶奶帶」,3年后對比差別明顯
我原先有一個同事小霞,就是一個幸運兒,跟老公結婚后沒多久就懷孕了,然后檢查出來是雙胞胎。
這一下子,小霞小兩口特別開心,因為本來就想著要兩個孩子,這一下美夢成真,最重要的是還不用多遭罪。
經過十月懷胎,小霞生下了雙胞胎男孩,一家人都特別開心,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兩個孩子,憑他們小兩口根本照顧不過來,所以只能讓老人幫著帶娃。
但讓人無奈的是,小霞的娘家人離得比較遠,根本沒辦法幫著帶娃,就算能上門伺候一段時間,但是也不是長久之計。
而婆婆跟公公呢,雖然距離相對近一些,但又在老家,公公身體還不太好,身邊離不開人,所以沒法上門去帶。
小霞倆口子實在沒辦法,思來想去最后想出了一個方案,兩個孩子,一個留在身邊他們自己帶,另一個送回老家,讓婆婆幫忙帶。
就這樣,在兩個寶寶不到一歲的時候,就把其中一個送到了老家,讓婆婆幫忙照看。
不過隨著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小霞就看出來不一樣了,她有時候回老家或者在視訊上,就會發現,明明是雙胞胎孩子,但是氣質上卻感覺越來越不像。
自己帶的孩子衣服干凈,而奶奶帶的孩子呢,頭髮凌亂不說,衣服也皺巴巴的,小臉蛋也沒有保護好,看起來是紅彤彤一片,鄉土氣息非常濃厚。
更關鍵的是,小霞每次跟孩子視訊的時候,明顯感覺到孩子有一種陌生感,不愛說話,還經常往后躲,跟自己帶的活潑開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每次看到這一幕,小霞就覺得很是心疼,也非常心酸。
02.那麼為什麼媽媽帶和奶奶帶的孩子,區別這麼大呢?
按理說,不管是奶奶還是媽媽,都是非常愛護自己的孩子的,但是通過小霞家里雙胞胎的情況,我們也能夠感受到其中的差距。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①依戀關系建立失敗
其實,孩子安全感的最佳來源,一定是自己的父母。
如果說讓孩子長期跟父母保持一定的距離的話,那麼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孩子無法跟父母形成依賴關系。
從心理學上來說,孩子在1歲左右就開始跟身邊的人建立依戀關系,而依戀關系的建立,并不是依靠血緣關系所維持的,而是誰陪伴孩子時間長,那麼孩子就會越依戀誰。
所以說,小霞的孩子在奶奶長期的照顧下,已經跟奶奶建立了很好的依戀關系,自然就對「媽媽」比較陌生,甚至還會有一些疏離感。
②環境不同
我們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
受制于環境、風俗的不同,每個孩子成長的痕跡、性格也就有所不同。
在農村的時候,一些孩子都是在「放養式」的管理下長大的,每天上山下水,不怎麼注重保養,所以自然看起來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但是如果是媽媽帶娃的話,肯定是非常細膩小心的,生怕孩子風吹雨淋了,每次出門都會保護得嚴嚴實實的。所以時間一長,外貌和皮膚也會有所區別。
③孩子受到的引導教育也不同
其實,老人和年輕人帶娃,從理念上來說,會有很多的區別。
所以在兩種理念下帶出來的孩子,自然也會有不少區別。
比如說年輕人更注重科學引導與教育,而老人呢更喜歡用老人經驗養育孩子,所以孩子對于一些事物的了解程度就有所不同。
所以時間一長,就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差別。
03.小編寄語:
其實,在我看來,如果父母有條件的話,盡量讓孩子跟著自己一起生活,畢竟陪伴孩子慢慢長大,給他們一個完整的童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能夠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往往更加自信勇敢,也會更加優秀。
所以,也希望每一個家長都能夠多陪陪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在愛的包裹下長大,或許對孩子來說,才是最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