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果從小做好了4件事情,孩子長大后有氣質又自信

Wendy媽 2022/10/01 檢舉 我要評論

一位朋友說,自己家孩子非常上進,屬于那種考試前都睡不好覺的娃。有一次期中考試,孩子非常 緊張地復習備考,可以說每天都熬到半夜,弄的自己精疲力盡。

父母看在眼里,非常的心疼,但是又無法代替孩子學習。考試前的頭一天晚上,孩子緊張的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老母親過去和孩子聊了一會,她耐心的告訴娃:

「我小時候也和你一樣,每當考試前都特別緊張。但該考的題目還是要考,過分的在乎,會影響到正常發揮。最壞的結果就是分數低一點,這有什麼呢?爸爸媽媽又 不會責怪你,只要你努力了就可以。

再說了,一次考試成績并不能代表什麼,關鍵的是我們要及時的查缺補漏。把錯誤的做法及時改正過來,爭取在下次考試中取得更優異的成績就可以。做題的時候仔細讀一下,認真的分析,把題目都做好。 盡力而為,不要有什麼遺憾。」

孩子想了一下說,媽媽,真是這麼回事兒。心無掛礙,孩子很快就睡著了,第二天早上在鬧鈴的催促聲中才醒來。

孩子沒有了任何壓力,參加考試也很輕松,最后的結果,可以說出乎意料,孩子比每一次發揮的都好。

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不只是在學習方面,做什麼都應該明白這個道理。無論結果如何都不要太在意,只要在這個過程中,努力過了就可以。鮮花和榮譽固然非常重要,但我們到最終的結果是獲得一份內心的從容和淡定。

孩子,請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信心滿滿。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可能做起來卻非常困難。只要我們向著預定的目標, 堅定自信,勇敢前行,就會成功。作為父母,如果做好了 4件事情,孩子長大后有氣質又自信。

1、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還有教會他們獨立思考,如何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當寶寶 能夠獨立完成屬于自己的事情時,家長要及時的給予鼓勵和表揚,這樣能夠增加孩子的主動性和獨立性。

心理學家 阿德勒說:每個人生來就有自卑情結。但也有一些孩子擺脫了自卑心理,在成長的過程中充滿了自信。

無論孩子是否聰明,我們都要 無條件的去愛寶寶。讓娃知道,父母永遠是他堅強的后盾,當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家長總會站出來支持他們。

2、給娃選擇和犯錯的權利。

孩子不需要過度保護,如果他們想嘗試的做一件事情,家長不但不支持,卻極力的阻止,這會影響寶寶的成長。

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不可避免的會犯一些錯誤,他們是在犯錯和改錯的過程中, 慢慢成長起來的,也在糾正的過程中形成了自信心。

當孩子犯了錯誤時,家長可以告訴他們,犯錯誤是正常的,能夠及時的發現自己的問題,并且進行改正才是最重要的。

3、良好的氣質。

主持人楊瀾曾被一位外國的老太太,善意的提醒過,因為她衣著邋遢的就出現在了面試的場合,這位老太太讓她去照一下鏡子。

第二次楊瀾穿著非常得體,去進行面試,一切都很順利。這也讓她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人會通過你邋遢的外表去發現你 優秀的靈魂

一個人有了良好的氣質,才能夠擁有自信。如果你非常優秀,但是衣著不整,邋遢的出現在公眾場合,也會因為不注重形象 而影響到氣質。家長應該告訴孩子,良好的氣質才能形成自信心。

4、別忽視孩子的愛美之心。

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娃小的時候可能感覺無所謂,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感覺到連穿什麼樣的衣服,都要由家長來做決定,他們會特別不開心。

經常穿別人的舊衣服,寶寶也會感覺到自己不配擁有美好的東西,總這樣會讓孩子感覺到 自卑,不敢和別人有太多的接觸。

研究指出, 3歲的幼兒就能夠根據外表特征判斷出對方的性格,也就是說3歲的小寶寶就有了 審美觀念,他們懂得什麼是 以貌取人

有的人感覺 素面朝天很正常,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以前大家覺得孩子愛美總是注重打扮,會影響到學習成績。

事實上,沒有一個人喜歡丑陋,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也是大家的本能反應。打扮的得體大方的孩子也會贏得眾人的喜歡和尊重。孩子不僅是要穿的漂亮,應該整潔,有秩序,這樣才會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

結語:

孩子擁有良好的 氣質和形象,才會更加自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們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和舉止言行,都會對孩子的自信心造成很大的影響。擁有自信,在未來的日子里,娃會對未來的生活 充滿熱情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