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滿嘴爛牙,罪魁禍首不是糖,而是這10個壞習慣

Wendy媽 2022/05/18 檢舉 我要評論

對孩子的牙齒不好,很多家長都已經知道了,所以大多數家長會限制自己的孩子吃糖,但卻發現孩子不吃糖之后, 牙齒齲壞率卻沒有得到很好的緩解。

根據衛生部公布的數據,我國5歲以下孩子 乳牙齲壞率高達66%,在全世界范圍來說都是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孩子齲齒的罪魁禍首并不是糖,而是這10個壞習慣

第1個:孕期營養不均衡

有些媽媽在孕早期自己不想吃東西就干脆不吃,殊不知孩子的乳牙在孕早期就已經開始發育,到了孕中晚期已經完成了鈣化,如果媽媽在 孕期鈣不夠優質蛋白質不夠,不僅媽媽自己容易 腰酸背疼,孩子的牙齒也會受到影響,孩子的乳牙在孕早期沒發育好,出生之后就更容易出現 齲齒的情況。

第2個:沒有牙齒不用洗嘴巴

孩子在6個月之前一般還沒有長牙齒,這時候媽媽就覺得孩子這個時候又沒有吃飯,就是喝一些奶,不用給孩子洗嘴巴。洗嘴巴,萬一你手勁用大了,還會擦破孩子嬌嫩的黏膜,殊不知《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的嬰幼兒篇,就 建議孩子一出生就要用干凈的紗布給孩子清洗口腔清洗口腔不僅可以預防 鵝口瘡,而且還幫助孩子 按摩牙齦,有助于孩子 牙齒的健康,到孩子長牙齒之后,也更有利于給孩子 鍛煉刷牙

第3個:奶粉比母乳更營養

現在還有一些母嬰店的店員會跟家長說,奶粉的營養比較均衡,所以導致有一些家長也有這樣的觀念,覺得奶粉營養會更好, 過早的給孩子進行 人工喂養,吃不吃奶粉,為了讓孩子更愿意接受他的口感,里面可能會加了白砂糖或者玉米固體糖漿等這些 對孩子牙齒不利的糖分,喝奶粉的孩子更容易長蛀牙。

第4個:奶睡更方便

孩子在睡覺之前給他喝一點奶,喝著喝著就睡著了,這確實是 哄睡神器,但是經常給孩子奶睡會傷害孩子的牙齒,特別是喝奶粉的孩子奶睡的話很容易,門牙一圈都是 齲齒

第5個:孩子不用太早刷牙

孩子的牙齒應該在長出來之后就要考慮刷牙,剛開始用 指套牙刷給孩子刷,可以避免食物殘渣殘留在孩子的乳牙上,影響孩子乳牙的健康,有一些家長覺得孩子小還不會刷牙,不要那麼快刷,孩子的牙齒 清潔度不夠會影響牙齒健康

第6個:用無氟牙膏

我在網上搜索了一下兒童牙膏,發現很多牙膏上面都打著 無氟的概念,導致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的牙膏就要用無氟的更安全,事實上美國牙科協會以及相關的牙科醫生都推薦,孩子在刷牙的時候就要使用 含氟牙膏,因為牙膏中氟的成分 對孩子牙齒的保護作用是最強的。

如果牙膏不含氟,刷牙的作用就非常的弱,至于家長擔心的孩子不會吐水,吞下牙膏導致氟中毒,這個就有點因噎廢食了!

國家對于兒童牙膏 含氟量是有嚴格的要求,孩子刷牙用的那一點點牙膏完全吞下去,離中毒的劑量還差近百倍。

第7個:果汁營養好喝

自己家里面的水果拿來榨果汁,讓很多家長覺得又新鮮有營養,殊不知果汁里面果 糖的含量就會變得濃縮,而這些果糖也會刺激孩子的牙齒,影響孩子的健康。

中國兒科協會建議孩子在一歲之前不喝果汁,一歲之后每天的果汁也要控制在120毫升左右。

第8個:蛋糕不上火

很多家長覺得給孩子吃蛋糕營養又不上火,因為蛋糕里面主要的成分是 雞蛋和面粉,殊不知蛋糕三大主要成分其中一個就是白砂糖,而且很多家長覺得給孩子吃蛋糕不上火就不限制孩子吃蛋糕的數量,孩子吃完蛋糕之后沒有漱口,沒有刷牙的習慣,甚至連水都不喝就會導致蛋糕粘在孩子的牙齒上, 蛋糕上面的糖就會 傷害孩子牙齒的健康

第9個:早早讓孩子自己刷牙

我家孩子三歲就已經學會自己刷牙了,很獨立,殊不知孩子三歲左右,他的 精細動作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讓孩子刷牙是刷不干凈的,相關專家建議孩子在 6歲之前都是由家長刷牙,這樣才能保證刷的干凈,才能更好的保護孩子的牙齒。

第10個:軟爛食物好消化

有些家長特別喜歡給孩子做軟爛的粥或者飯,覺得這樣子孩子好消化,殊不知長久地吃軟爛的食物 不利于孩子牙齒的健康,因為孩子的牙齒主要是用來咀嚼的軟爛的食物不需要動用到咀嚼導致孩子的牙齒就會變得酸軟 容易齲齒

以上10個壞習慣不利于孩子牙齒的健康,容易導致孩子滿口爛牙,中招的家長趕緊改正。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