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知婆婆用懶辦法帶娃,2歲孩子聰明又伶俐,兒媳連聲夸贊

Wendy媽 2022/04/19 檢舉 我要評論

有個高知婆婆幫你帶娃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關于這點,小云最有發言權。

小云的婆婆是某211大學教授,退休以后,就一直在幫小云帶孩子。

小云婆婆是個學習能力特別強的人,來帶娃之前就磕完了一整本育兒百科大全,還劃出了重點,做了筆記,給小云小口子學習參考。

小云平時也喜歡從網上看各種育兒科普,所以,婆媳倆在應對孩子吐奶、枕禿、發燒、拉肚子、制作輔食等問題時,都非常同步,兩人有商有量,配合得很好,也從沒有在育兒問題上發生過爭吵。

其次婆婆的情商還很高。婆媳難免會有一些小摩擦,但婆婆從不會跟孩子說,你媽不要你啦之類的話,而是經常跟孩子說,媽媽很辛苦,媽媽很愛你之類的話。

小云特別喜歡買買買,婆婆也從來不會去說她亂花錢,反而經常夸她心思細膩,會買東西。

小云產假休完,回到單位上班,除了周末節假日以外,婆婆都是帶娃的絕對主力。

婆婆單獨帶娃還沒有一個星期,隔壁的阿姨就跟小云說,感覺你婆婆帶娃不太在行!

小云很疑惑,周末的時候,她跟婆婆一起帶娃出去玩。她終于知道為何隔壁阿姨會覺得婆婆不會帶娃了。主要是因為婆婆帶娃喜歡用「懶」辦法。

婆婆的懶辦法

1、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

隔壁阿姨也在幫自己女兒帶娃,那孩子跟小云的孩子差不多大。

孩子10個月時,隔壁阿姨就很積極地在嘗試教孩子走路了,經常累得腰酸背痛的。

但小云的婆婆對此特別淡定,完全沒有讓孩子學走路的意思。

小云的娃特別喜歡爬,在家時,婆婆會讓孩子在地板上爬。帶孩子去戶外玩時,她會讓孩子在草地上爬,甚至是在水泥地上爬。

隔壁阿姨說:地上又臟又涼的,孩子衣服爬得臟兮兮的,很容易生病啊。

有時覺得看不過去,想要伸手去把孩子扶起來,小云的婆婆會笑瞇瞇地阻止她:讓孩子爬吧,讓他鍛煉鍛煉,爬完洗干凈就好了。

婆婆跟小云說: 孩子現在沒有走路的欲望,沒必要刻意學走,讓他多爬爬,讓自己去探索,等他想走了,腿也有力了,自然就會走了。

果然,孩子快一歲時,有天突然就扶著沙發顫顫巍巍地學起走路來,讓小云特別驚喜。

2、讓孩子自己玩

很多老人照顧孩子都屬于密集型的育兒,特別周到仔細。

比如,孩子在玩玩具,老人會在旁邊一直跟孩子說話,呀,這個怎麼拼啊,寶寶好厲害啊,這是拼的城堡吧。要不就是,一會兒給孩子喂水,一會兒給孩子拿水果,生怕孩子餓了渴了。忙得不亦樂乎。

而小云的婆婆就不那麼積極了。

她會在地上鋪一個大墊子,讓孩子自己拿喜歡的玩具,坐在上面玩,她要麼在旁邊看書,要麼安靜地看孩子玩。并不會一直跟孩子說話,也不會去遞水遞吃的。

婆婆非常注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在孩子專注于玩具時,她絕對不會去打擾孩子。

小云確實也發現,孩子的專注力非常好。有時候她跟朋友一起帶孩子出去玩。孩子之間的對比會非常強烈。

朋友的孩子玩玩具,總是東一下西一下,很難專注在一個玩具上超過3分鐘,而她的娃可以專注地玩20多分鐘,甚至更長時間。

3、每天給孩子講繪本故事

當然,也不能總讓孩子一個人玩,長時間不跟孩子說話,很可能會錯過孩子的語言敏感期,不利于孩子大腦神經元之間建立連接,容易造成孩子的語言能力滯后。

小云的婆婆選了最省力且效果最好的工具,就是各種各樣的繪本故事。

從孩子兩三個月大時,婆婆開始時不時買一些繪本書籍,她每天都會給孩子講兩到三個小故事。孩子的語言能力很強,1歲時就已經會學30多個兩個字的詞語了。快2歲時,就能說很多7-8字的短句子,能說會道的。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