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有這樣的傳言:穿百家衣的孩子更健康。
如今,無論是在城市里還是在農村,穿百家衣的說法還是真實存在的,當一個孩子出生之后,家里的長輩就會去搜羅別人家孩子曾經穿過的舊衣服。
尤其是那些長大了學業有成、乖巧懂事的孩子的衣服,會變得異常搶手,就像是某一個傳家寶一樣,大家都爭先恐后地等著給自己家孩子穿。
穿百家衣的孩子好養活!
陳粒生了孩子之后,婆婆就從農村老家來到城里幫她照顧孩子,雖然婆婆是個農村婦女,一輩子都工作在農間地頭上,沒有什麼本事,但是對陳粒和孩子非常重視。
想要來的兒媳婦身邊,好好伺候伺候她和孩子,也算使勁地自己一點綿薄之力。畢竟自己是做婆婆的,坐視不管是會讓人戳脊梁骨的。
等到她準備好大包小裹的行李來到陳粒家時,陳粒當時還非常意外,真是沒想到,婆婆能夠不遠萬里地來到城里的哈,但是看到婆婆從行李中掏出來的百家衣時,陳粒的表情更加難看了。
這些衣服已經被洗的泛白了,看著就很破舊的樣子,說不定是多少孩子都曾經穿過的,陳粒自然是很嫌棄這些衣服,不會允許婆婆給自己的孩子穿在身上的。
聽到陳粒這樣的要求,一向都很順從陳粒的婆婆突然變得態度很強硬,你小小的年紀懂什麼?穿百家衣孩子更好養活!這些衣服好不容易求來的,必須給孩子穿!
看著婆婆如此強硬,陳粒自然也是不愿意妥協的,畢竟和孩子的身體健康有直接的聯系,怎麼能被封建迷信所左右呢?
心理學:永遠不要給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3大影響伴隨孩子成長
影響孩子自信心的養成
百家衣顧名思義就是別的孩子穿上下來的衣服,這些衣服就算都是名牌貨,因為洗了太多次,出現泛白、褶皺的情況也是很正常,但正是因為這些特征才會讓其他人輕視孩子。
不了解實情的人甚至還會覺得孩子的家境過于貧寒,父母過于節儉,舍不得給孩子買衣服,讓孩子整天穿的非常艱苦,給別人留下輕視自己的機會。
甚至是幼兒園老師,都會根據孩子的穿著打扮給孩子貼標簽的!如果孩子穿的過于樸素的話,老師也會覺得這個孩子的家境不好,家長擁有的資源不能為自己所用,自然就不會在這些孩子身上花費更多的精力和心血進行培養了。
當老師對孩子的態度發生變化的時候,孩子在第一時間就會有所感知的,久而久之。他們會認為老師不喜歡自己而產生自卑的情緒,甚至是將這種錯誤歸結在自己身上。
影響孩子的審美觀
相關教育學家曾經說:孩子童年時培養的審美觀,對一生的審美傾向都會有影響,并決定一個人今后的氣質表現,尤其是在四歲之前的時候。
這樣一來,如果父母在孩子四歲左右的時候,還經常給孩子穿別人剩下的衣服的話,孩子在審美觀上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畢竟,這些衣服的款式和風格已經過時了,也不能代表父母的審美觀,甚至是孩子的審美觀,但是孩子經常被這種審美觀影響的話,就很容易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慢慢地接受這種審美觀,并是為自己內心真正的選擇。
影響孩子的自主選擇能力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就算是小孩子也有他們自主選擇的權利,當孩子對外界的物體有所感知的時候,他們會根據自己內心的衡量標準來評判事物的美與丑。比如衣服的風格。
當孩子可以做出自我選擇的時候,父母還是盡量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只要他的審美不扭曲就可以支持。而擺布孩子讓他們穿百家衣的話,就是對這種民主培養的最大對抗。
時間一長,不僅孩子在審美觀的選擇能力上出現問題,就是在為自己做決定的時候也會出現很嚴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