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摧毀一個孩子,嚇唬他三次就夠了

Wendy媽 2022/04/09 檢舉 我要評論

微博上,馬伊琍痛心疾首地呼吁:「請不要再用警察來嚇唬孩子!」

原來,寧波一位女童走丟,警察趕來幫忙,孩子反而大哭大叫:「警察叔叔不要抓我!」

看來,這又是一位「你不吃飯警察就會來抓你」這句話嚇大的孩子。

除了這個,家長經常用來嚇唬孩子的,還有諸如「你再不乖點,我讓醫生給你打針!」「你不好好讀書,以后去撿垃圾!」「你再不睡,我們就不要你了!」這樣的話。

我理解,父母們之所以這樣說,是想讓孩子聽話,趕緊做好某件事情,但很少想過,這樣被嚇大的孩子,會長成什麼樣!

嚇唬,就是在阻止孩子的好奇心

美國心理學之父華生,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他找了一個僅僅11個月大的男孩阿爾伯特,為了讓阿爾伯特害怕小白鼠,在孩子去觸摸小白鼠的時候,就故意用錘子、鋼條嚇唬他。

很快,小阿爾伯特就從不害怕小白鼠,變成了看見小白鼠就哭。

再后面,他甚至開始害怕兔子、皮大衣、狗,還有圣誕老人面具等所有帶毛的事物。

這個實驗確實很殘酷,但也說明了成人對孩子那些無意識的恐嚇,可能會對孩子有著更長遠的影響。

年齡越小的孩子,他對安全感的認知,完全來源于和重要養育者的互動,包括他聽到的聲音,他看到的東西,以及他經歷過的事情。

但如果父母或其他養育者,帶給他的信息是,有些東西非常可怕,他就會逐漸對相類似的事物都形成一種恐懼心理。

比如有個朋友,小時候父母就告訴他,飛機飛在高空很危險,不能坐,甚至拿一些飛機墜毀的圖片給他看,讓他因此對飛機產生了恐懼,不管多遠,不管多麻煩,他都不愿意坐飛機,也不允許家里人坐。

過度嚇唬孩子,其實從某一方面來說,就是在阻止孩子去探索,嘗試新鮮的事物,孩子的人生,也因此缺少了很多樂趣。

嚇唬的本質,是拒絕犯錯

一個青春期的女孩和爸爸說,「我懷孕了」。

爸爸很緊張,但是他拼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然后告訴女兒,自己很遺憾聽到這個消息,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了,需要他做些什麼?

女孩非常感動,告訴父親,其實懷孕的并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好朋友。

但是當好朋友把懷孕的消息告訴父母之后,父母暴跳如雷,指責女兒不要臉,并且說她一輩子都會被人嘲笑,沒有出息!

于是,她的好朋友選擇了最慘烈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從22樓一躍而下……

原本,當一個人遇到讓自己恐懼的事情,會第一時間向親人或者覺得可靠的人求助,可如果父母這個時候不但不幫助他,反而嚇唬他,加深這個恐懼,就會將孩子推向另一個深淵。

莎士比亞曾說過,最好的好⼈,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犯錯是人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經歷,尤其是孩子,而嚇唬,看起來是為了避免孩子犯錯,實際上是在逼孩子犯更大的錯。

若被長期嚇唬,孩子也可能會反轉,成為恐嚇者

有個孩子,特別喜歡用武力來解決問題,拿不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就去搶,別人不和自己玩就打人家,這讓孩子的媽媽非常苦惱。

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聽見了孩子和奶奶的對話,才明白了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孩子在小區跟小朋友玩,被一個小朋友輕輕推了一把。回家后,他告訴奶奶自己被小朋友推了一把,奶奶生氣地責罵他,你怎麼一點用也沒有,別人打你,你就要打回去,要不然以后就只能被欺負。

奶奶原本的目的是想讓孩子不被欺負,但這樣嚇唬+指責的灌輸,就會讓孩子覺得,要想不被欺負,就得用武力解決一切,從而變成另一個恐嚇者。

不可否認,孩子不配合時候,父母真的很頭疼。但用嚇唬來威脅孩子,弊遠遠大于利。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