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上幼兒園后,父母最擔心的,莫過于孩子有沒有在園里受欺負。
學齡前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強,而且心智也不夠強大,如果他在學校受欺負,回家可能不敢說,或者說不清。
尤其是那些天天說不想去上學的孩子,問他,好像又沒事。問老師,老師也說孩子在園里挺好。
但孩子就是表現出抗拒上學,這難免會讓家長擔心,孩子到底是受委屈了,還是單純地不適應不想去?
我侄子上幼兒園那會兒,就經常說不想去學校。剛開始我哥以為孩子是分離焦慮,想著多待一陣子就好了。
但上了半學期,侄子依然每天喊不要去學校。我哥只得跟老師溝通,老師說,這孩子性格很開朗啊,也和同學相處融洽,可能就是不愿跟父母分開吧。
我哥聽了后,笑了笑,正打算離開。恰好碰上園里開飯,他就想著看看再走。結果發現,輪到侄子打飯時,他只跟老師盛了一點點,就走開了。
我哥很納悶,孩子每天在家吃很多啊,怎麼在園里吃這麼少,夠嗎?
這時,打飯的老師開玩笑說,咦,你怎麼只吃這麼少啊,要減肥嗎?
旁邊的同學們也笑了起來,紛紛朝侄子說,胖胖,你要減肥嗎?
我哥這才知道,原來孩子每天回家就說餓得不行,是因為在學校刻意吃得少。而他之所以不敢多吃,是怕被人嘲笑。
雖然老師只是開玩笑,但孩子們給侄子取外號「胖胖」,以及嘲笑的口吻,卻讓侄子的臉「唰」地一下就紅了,他只顧埋頭吃自己的飯,沒有抬頭。
我哥看到這,終于明白孩子為什麼不愛上學了。
我跟一位朋友聊過這件事,她在幼兒園當老師,她跟我說,其實幼兒園就是一個「小社會」。孩子在園里遇到問題,以及他的處理方式,真的能影響孩子未來的性格。
雖然老師會盡量做到喜愛每一個孩子,但有些孩子就是討人喜歡,而有的孩子又確實常讓老師心煩。
這就是幼兒園的隱形的「潛」規則。老師其實也不是故意偏心,只是每個孩子表現出不一樣的特性,確實會讓人產生不一樣的情感。
我問朋友,那哪些孩子,容易不受待見呢?
朋友想了想,回答說,有3類孩子,不被老師喜歡,但老師又不會明說,家長要知曉。
一:適應能力太差的孩子
如果要問,哪一類孩子最讓人感覺無奈,那一定是適應能力太差的孩子。
我朋友說,有一位小朋友入園,張嘴就喊「老師」。
老師,你喂我吃飯好嗎?
老師,你幫我穿鞋。
老師,我渴了,幫我拿水。
其實孩子自己也會做這些,但由于他依賴家長慣了,在園里也把老師當媽媽,什麼都想要老師幫忙做。
而且,這類孩子還特別黏人,恨不得時時刻刻要老師陪在他身邊。老師如果照顧其他小朋友,這個孩子就不開心,一定會想辦法吸引老師注意力。
比如摔倒了哭,害怕哭,小朋友不跟他玩,哭!
朋友嘆了口氣,說感覺自己一天下來,腦袋瓜子嗡嗡的, 一聽到那孩子喊「老師」,她就頭大。
孩子在家里時,家長一般都比較寵愛,也舍不得讓孩子多做事情。再加上6歲前的孩子一般是以自我為中心,這就導致,離開家后,孩子們多多少少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
尤其是與媽媽分開的焦慮,讓孩子難以適應在集體中的生活。
基于這樣的情況太普遍,朋友園里便要求家長帶孩子看一些幼兒園系列繪本,并且要求家長教會孩子一些必備的能力,好適應學校生活。
二:不合群的孩子
不合群的孩子,一般他在學校過得不愉快,而且老師往往也覺得他很「難帶」。
比如老師帶著小朋友們做游戲,他卻只肯在旁邊看著,不加入。或者老師需要組織班級活動,他卻怎麼也融入不進來。或者一加入進來,就跟別的孩子不合群,動不動就打鬧起來。
這類孩子,用心理學家阿德勒的說法就是,他缺乏與人合作的社交技能。
他可能內心自卑,怕受到傷害。
三:好勝心太強的孩子
還有一類孩子,很自信,甚至有些自信過頭,啥都要爭個輸贏。
用我們的話說,就是這類孩子好勝心太強,無法忍受自己輸給別人。
這類孩子,說實話,真的挺多的。孩子在家里,父母經常讓著他們,他們沒有體會過「輸」的滋味。
但在學校,誰都想表現自己,誰都想贏得老師喜歡。于是,在游戲中,難免會有輸贏。而輸不起的孩子,輕則發脾氣、哭鬧,重則還可能打人。這也讓老師頭疼不已。
我們家長,要多培養孩子逆商。這樣,他以后步入社會,才不會一根筋太執拗,一旦遇到挫折就走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