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棟梁之才,但是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如果什麼苦都不舍得讓孩子受,那麼以后可能會害了孩子,只有從小就培養孩子「吃苦」的精神,將來才會成為人上人。以下4種苦,你的孩子受了嗎?
1、讀書的苦:
孩子在小的時候,是增長知識和能力的階段,這個時候不讀書,要等到什麼時候呢?不管時代怎樣變化,讀書都是重中之重,有些貧困地區的孩子,不讀書就永遠也走不出來。固然讀書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但是如果小時候這點苦都受不了,那長大以后可能承受的苦要比這個多出百倍、千倍。
所以說,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2、批評的苦:
孩子犯錯誤是常有的事兒,如果家長不舍得教育,總是縱容他,那麼將來可能會害了他。孩子做錯了事,很多家長都會說:「孩子還小,你說他也聽不明白,長大就好了。‘實際上,孩子并沒有成人那樣成熟,有些行為他不懂得正確與否,如果此時家長不批評、不教育,那麼對于孩子成長來說無疑是不利的。
3、規矩的苦: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教育孩子也是一樣。小時候,媽媽經常教育我們,吃飯的時候不能敲碗邊,不能吧唧嘴,不能怎樣怎樣,實際上這都是在立規矩。
想讓孩子守規矩,不僅家長要以身作則,還要讓孩子懂得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做了不該做的事情要承擔什麼后果。
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自由,也需要約束。只有承受了規矩的苦,才能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對以后的發展大有益處。
4、吃虧的苦:
在與小伙伴交往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你吃虧、他占便宜的情況發生。其實只要不危及人身安全、不涉及人格尊嚴,吃點「小虧」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發展,可以提高孩子面對挫折的適應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
老祖宗有句話說的是:吃虧是福。其實愿意吃虧的人,終究吃不了虧,而喜歡占小便宜的人,也往往占不到便宜。